梁東屏專欄:台灣地位未定?但肯定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2025年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80周年,20日,荷蘭舉行紀念活動,空降兵模擬1944年9月18日兩千多盟軍空降兵在此實施軍事行動的歷史場景。圖/東方IC

|即時

梁東屏專欄:台灣地位未定?但肯定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mirror-daily-logo

2025/09/24 06:20:00

梁東屏/專欄作家、前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
2025年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80周年,中國除了於9月3日盛大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以及大閱兵之外,其外交部長王毅多次聲稱,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舊金山和約》等多項國際文件,都「要求日本將從中國所竊取的領土,包括台灣歸還中國」。對此,美國在台協會(AIT)發言人於9 月12日晚間,以電子郵件回覆台灣《中央社》查詢時直指北京的說法「完全錯誤」,並強調《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等二戰時期的文件「從未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
AIT發表聲明後,台灣《聯合報》發信向美國國務院求證,也獲得國務院迅速回應確認AIT的言論「準確地傳達了美國的立場」。國務院發言人並且重申,美國將持續支持台灣應對來自中國的軍事、經濟、法律及外交壓力。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則於發布「答記者問」時指稱,台灣的地位非常明確,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屬於中國,現在屬於中國,歷史經緯清清楚楚,法理事實明明白白。陳斌華表示,1943年的《開羅宣言》、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的《日本投降條款》等一系列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文件都清晰確認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
陳斌華還說,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簽署方,作為二戰戰勝國一方,美國對台灣屬於中國、歸還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一清二楚,卻公然翻炒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謬論,抹黑汙衊中國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正當行動,惡意誤導國際輿論,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敦促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停止操弄涉台問題,停止縱容支持台獨分裂,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陳斌華的前述說法,除了老調重彈的部分,其他的都是胡說八道扭曲歷史「惡意誤導國際輿論」。
陳斌華所列舉的《開羅宣言》發布於1943年、《波茨坦公告》發布於1945年、《日本投降條款》(《降伏文書》)也是1945年的事,這些陳斌華口中「一系列具有國際法律效力,清晰確認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的文件」,都和你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關係,因為那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未誕生呢,那時的「中國」是「中華民國」。開羅會議參加的人是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和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當時有意思並引人注目的插曲是蔣夫人宋美齡也隨行前往,而且跟前述三巨頭留下了合影。當時的毛澤東和妻子江青還待在延安的窯洞中呢。
《波茨坦公告》,是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會議期間,由美國總統杜魯門、英國首相邱吉爾及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三國首腦名義聯合發表的公告。其中,蔣中正未實際與會,但簽字以示同意。公告的主要內容是聲明同盟國在戰勝德國後一起致力於戰勝日本並履行《開羅宣言》對戰後日本的處理方式,並落實波茨坦會議上商定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的原則,亦是向日本發出招降的最後通牒。
換句話說,《波茨坦公告》是再度確認日本戰敗後要履行《開羅宣言》所訂出對日本的處理方式,其中跟台灣地位息息相關的一條便是「日本自中國人所竊取的所有領土,比如滿洲、台灣及澎湖群島,應該歸還給中華民國。」
至此,台灣在戰後的地位已經很清楚了,就是「歸還給中華民國」,而且也實際這樣發生了。
美國在臺協會20250716臉書_2025-09-21.jpg
AIT美國在台協會罕見回應說,北京的敘事是錯誤的,相關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中國的意圖是要把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圖/美國在台協會
現在,有些論點抓住之後的《舊金山和約》及《中(中華民國)日和約》都只敘述了「日本放棄台灣、澎湖主權」卻並未言明究竟交給而誰大作文章,這就是「台灣地位未定論」的來由,而牽涉到的利益各方包括美國,都會在特殊的時空環境下予以利用,這次 AIT 突然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說,亦可作如是觀。
事實上,台灣地位未定之說早於二戰後初期便已出現,當時是美國駐台新聞處處長羅伯特.卡度於1946年提出,隨後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局局長喬治.凱南與副手保羅.尼采、美國國務院特別政治事務辦公室主任迪安.魯斯克等人都在1948年提出過台灣地位未定的論點。
然而隨著1948年底國共內戰情勢逆轉,美國為擺脫介入國共內戰失敗的責任,決定從中脫身。1950年1月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該聲明:為實踐《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台灣移交給蔣中正四年以來,美國及其它盟國均接受中國(中華民國)在台灣行使權力,並稱「美國對台灣或其他任何中國領土沒有掠奪的企圖」。足見當時的美國是「實踐《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將台灣移交給中華民國並承認中華民國對台灣的主權行使。
同年 6月韓戰爆發,美國為防止中共佔領台灣,杜魯門於6月27日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實施台海中立化,同時聲明:台灣未來的地位必須等到太平洋地區恢復安全、對日本的和平條約訂立、或經聯合國審議後才能決定。後世普遍將此聲明解讀為台灣地位未定論之起源。
1954 年12 月 2 日於美國華府,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與中華民國外交部長葉公超簽署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其中第六條為適用的領土範圍,明定:「所有『領土』等辭,就中華民國而言,應指台灣與澎湖。」換句話說,台灣的地位又再度明確屬於中華民國了。
前述的史實告訴我們,台灣的地位並非未定,但相關的國家、團體會根據本身利益操弄「台灣地位未定論」,只不過至少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這個操作對台灣並無好處,特別是要認清楚中國方面的意圖,就是要扭曲史實,遂行其最終吞併台灣的目標,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站住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的堅定立場。因為無論何種論述,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台灣從來就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