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R酷節目《中文怪物》爆紅!遭疑「電視台為何不做」 她分析1關鍵原因
網紅酷(中)製作節目《中文怪物》。翻攝IG@kudream

|即時

YTR酷節目《中文怪物》爆紅!遭疑「電視台為何不做」 她分析1關鍵原因

mirror-daily-logo

2025/09/22 13:44:00

記者:

吳昕蓓

法國YouTuber「酷」打造的節目《中文怪物》引發熱議,許多觀眾第一反應是:「這種節目為什麼電視台做不到?」對此,部落客「小資媽媽今天也厭世」在臉書發文指出,差異關鍵在於「創作者個人品牌」與載體限制。因為酷本身是外國人兼KOL,企劃自帶粉絲與流量,觀眾不僅是看節目,更是「看酷做這個題材」,若換作電視台推出,往往缺乏個人色彩,難以製造話題。
她指出,傳統電視台仍以收視率和廣告主需求為優先,因此題材常走安全路線,例如歌唱比賽、旅遊美食綜藝。《中文怪物》這類「外國人挑戰中文」的企劃,對電視台來說屬於高風險小眾,很可能在提案初期就被否決。更因中文本身牽涉文化、政治敏感性,若由電視台推出,觀眾反而可能質疑公平性或出題標準。相較之下,由外國人主導的網路節目,則更容易以娛樂角度被接受。
在資源運用上,該文點出電視台並非想像中資源無限。酷憑藉YouTuber人脈與外國人身分,能夠動員100位參賽者參與,許多來賓也願意因人情或互惠上陣。反觀電視台企劃通常仰賴外包,資源分散,難以快速整合。更重要的是時間成本,《中文怪物》光是處理參賽者簽證就極為繁瑣,這些隱藏成本若換作電視製作,恐怕早已被視為難以執行。
文章最後指出,觀眾習慣早已轉移,年輕族群主要透過YouTube、抖音等平台消費內容,電視即便砸錢製作,也難吸引這群觀眾,更不易在收視數字上回收成本。相比之下,《中文怪物》能在網路持續發酵、切片再利用,創造更多討論。她直言:「電視台永遠有一百個理由告訴你『不行』,卻很少告訴你『怎麼做才可以』。」也認為《中文怪物》的出現再次證明,網路內容與傳統電視本就走在不同道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