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從10月1日開打,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共有9大類民眾可以率先施打,包括:
1. 65歲以上長者
2. 55歲以上原住民
3. 安養、長照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
4. 6個月以上到入小學前的幼兒
5. 有慢性病或BMI≧30者、罕病與重大傷病患者
6. 孕婦
7. 6個月內嬰兒的父母
8. 醫療院所及防疫相關人員
9. 國小到高中職、五專三年級學生,以及幼兒園老師、托育人員、禽畜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
第二階段則是11月1日開打,新增50到64歲、沒有慢性病的一般成人。
除了流感,新冠疫情也不能掉以輕心。雖然台灣目前新冠就診人次有下降趨勢,但國際疫情卻在升溫,特別是日本、韓國、美國和加拿大,近期都處在高點。
鄰近的中國、香港、日本和韓國,目前流行的主力變異株也和台灣一樣,以NB.1.8.1為多。疾管署提醒,國際間人員交流頻繁,境外疫情變化仍可能影響台灣。
因應疫情,10月1日也將同步提供公費新冠疫苗。政策調整後,公費接種對象以高風險族群為主,包含長者、幼兒、慢性病患者、孕婦等9類對象,與流感疫苗一樣自10月1日起先行開打;50到64歲、沒有慢性病的一般成人則要等到11月。符合資格者可同時接種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一次提升雙重保護力。
疾管署也提醒,除了打疫苗,日常生活防護仍不可少:咳嗽、打噴嚏要記得遮掩,生病就別硬去上班上課,出現呼吸急促、胸痛、意識改變等危險徵兆要立刻就醫。尤其是長者、幼兒、孕婦和慢性病患者,更要特別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