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喝水法恐害命!工地男中風、婦人頻尿失眠 醫師教正確補水法
喝水也能喝出病?醫師揭3大錯誤習慣導致失眠、泌尿道發炎、中風。

|即時

錯誤喝水法恐害命!工地男中風、婦人頻尿失眠 醫師教正確補水法

mirror-daily-logo

2025/09/17 10:41:00

記者:

梁孝傑

水是生命的必需,但喝水方法若錯誤,不僅無法養生,還可能傷害健康!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分享3個真實案例,提醒民眾喝水不是「想到才喝」或「越多越好」,否則可能造成失眠、泌尿道發炎,甚至是中風危機。
第一個案例是一位不愛喝水的女士,一天只喝約500c.c.,常覺得「不渴就不用喝」。結果她三天兩頭泌尿道發炎,需要長期服用抗生素。劉博仁提醒,泌尿系統需要水來沖刷細菌,水喝太少就像溪水乾涸、雜質堆積,細菌自然容易孳生。
第二個案例則是喝水過量。50公斤的女士每天喝近3000c.c.,而且睡前還灌下一大杯水,導致夜間頻尿、睡眠品質差,白天精神不佳。醫師建議睡前2至3小時要減少水分攝取,改變後她的夜尿問題大幅改善。
第三個案例最危險。一名工地男工人因流汗多卻不補水,嚴重脫水導致血液變濃稠,引發腦梗塞小中風。劉博仁提醒,流汗不僅流失水分,還會流失電解質,如果不即時補充,腦血管意外風險大增。
劉博仁強調,每日建議喝水量約為「體重×30c.c.」,60公斤的人約需1800c.c.,且最好採「少量多次」方式補充。早起先喝一杯溫水、餐前半小時喝水、兩餐之間慢慢補水,運動或流汗工作時,每15至20分鐘補充150到200c.c.,才是正確做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