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半導體、AI、生技產業跨界利基應用升級趨勢,台塑集團正力圖轉型改變,加速啟動策略結盟合資及增資,凝聚創新開發能量下,南亞(1303)將是集團重點股。另外,可以觀察中國反內捲政策,當真嚴格淘汰落後的PVC(聚氯乙烯,合成塑膠高分子材料),即可稍微解決供給過剩的問題。當然,現在俄烏戰爭情勢上不明朗,一旦達成停戰,烏克蘭重建商機也將推動對PVC需求,無論如何,石化塑膠產業現在已經是在最差的底部了。
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以及 5G 通訊技術帶動先進晶片需求,而先進製程又帶動對高純度特殊氣體需求,法人在特用化學上看好新應材(4749)與台特化(4772)。除此之外AI算力爆炸式增長,對於電力需求強勁,輝達將推動800V高壓直流(HVDC)電源架構,重電將重啟漲勢。由於隨著川普持續對中國加徵30%關稅、中國產品競爭力下滑,台灣廠商華城(1519)、東元(1504)、士電(1503)有望搶下更多市佔。
台灣拉高國防預算已至GDP的3.32%,兩岸政治不穩定下,目標是在2030年前達到GDP的5%。台灣的國防預算重點包括無人機、潛艦、通訊以及飛彈等產品。榮航太(2645)、亞航(2630)、豐達科(3004)、晟田(4541)、jpp-KY(5284)、駐龍(4572)、漢翔(2634)都是軍工焦點、可多加留意的重點。群益總結,第四季投資人應留意台股在高檔震盪下的技術面訊號,善用AI及國防相關題材,作為多空操作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