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怎麼處理?林保署列舉多個可能選項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堰塞湖事後該如何處理也成棘手難題。(圖/翻攝林保署官網)

|即時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怎麼處理?林保署列舉多個可能選項

mirror-daily-logo

2025/09/25 14:13:00

記者:

袁維駿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14死33失聯悲劇,今天(25日)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有媒體詢問未來堰塞湖該如何處置?林保署長林華慶說明,爆破、虹吸方法均不可行,近期會設法再去安裝水位計,實際評估水量或是剩餘壩體的穩定狀態,之前評估過中期方案,順著溪床開一條便道抵達壩頂,但時程預估至少3個月,若壩體本身沒有很大的風險的話,就沒必要大費周章開路上去。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嚴重,國民黨立委傅崐萁事後不斷稱可以用爆破方式處理,遭農業部長陳駿季打臉,傅跟自己都不是工程專家,對壩體的處理要根據專業分析。陳駿季說,據他了解,草嶺的堰塞湖也不是用爆破的方式處理,以馬太鞍現在所處的環境,這些落石是從山壁下來的,如果做任何爆破有可能引起更大的落石。
對此,林保署長林華慶今天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表示,原本預估風平浪靜的情況下,馬太鞍溪堰塞湖10月初就會自然溢流,他們評估過爆破、虹吸、壩頂開便道降挖都不可行,這不是行政機關的決定,而是找國內水利、災防相關專家一起討論。
對於傅崐萁說的爆破作法,林華慶指出,短短2個月內時間不可能可以開路到深處去施作,且爆破要很精準,不是一下就讓一切變成無形,壩體的結構組成是沙比較多還是石頭比較多都不確定,不能貿然爆破,否則可能引發更大災害,這都是幾個不同專業團隊諮詢之後的結果。
若使用虹吸方法,林華慶提到,大家想像是拿水管上去,但這麼大的量體要有效的引流下來,必須要安裝至少直徑1公尺的不鏽鋼管,這麼長、這麼大的鋼管要用什麼方式運上去?這在現況不可能,且該處還在持續崩塌、每天不起霧的時間很短,也沒辦法有效施工,該如何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這是考量所有情況所做的專業決定,不是行政單位自行決定的。
20250925_林保署長林華慶_袁維駿攝
林保署長林華慶表示,短短2個月內時間不可能可以開路到深處去施作爆破。(圖/袁維駿攝)
至於後續堰塞湖要怎麼處理?林華慶解釋,根據今天遙測飛機取得的最新影像,整個壩體縮減了很多,但還需要人員實地了解地形跟地質狀況,近期會設法再去安裝水位計,實際評估水量或是剩餘壩體的穩定狀態。
林華慶說,由於壩體土方比原本減少,之前評估過中期方案,順著溪床開一條便道抵達壩頂,但時程預估至少3個月,還要評估非汛期長短,因為汛期下雨不可能在溪底開便道,「如果可以開便道的話,也許可以把一些土石用卡車等輸送下來,但還要進一步評估」。
林華慶強調,若壩體本身沒有很大的風險的話,就沒必要大費周章開路上去,也許在中上游的地方做梳子壩,不要讓土沙在同一時間很快速的降下來,「這有好幾個選項,會再跟專家群們一起討論,盡快決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