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
2025/10/26 18:06:00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23日起進行壩體降挖工程,經過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及承包商多日努力,今天(26日)傳出好消息,除了壩體降挖超過2公尺,也順利開挖深槽線引流湖水,水位目前大約以每小時約3公分的速率下降中,魯丹橋橋面的溢流水痕也已退縮約2公尺左右。

即時
2025/10/19 10:03:00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大量土石崩塌,17日形成堰塞湖,雖然有隧道當讓湖水回流立霧溪主流,但林保署昨(18)日晚間仍緊急發布新聞稿,指出「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壩體呈不穩定狀態,短期內恐有潰決風險;考量颱風風神將至迎來豪雨,經防災團隊資料蒐集與測量後,進行便道開設作業至土石壩體旁進行降挖。對此林保署也說明燕子口堰塞湖能迅速處理,馬太鞍溪堰塞湖卻無法進行前期作業原因。

即時
2025/10/17 18:29:00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日前才剛溢流造成洪災,今天(17日)又傳出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一帶的立霧溪形成堰塞湖,現場水位持續上升,隨時有潰決風險。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指出,已發布2波細胞簡訊,並請秀林鄉公所與台電單位預先進行預防性撤離與防護準備,以確保人員及設施安全。根據陽明交大團隊估算,蓄水量約270萬噸,如果潰決,水流約在50分鐘就衝到下游錦文橋。

即時
2025/09/25 19:43:00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花蓮縣政府指稱內政部新創「垂直避難」,還有媒體拿出內政部長劉世芳21日與農業部林保署的對話內容,內容提到「如果可以原地撤離,頂多家門口有一些水淹過了就算了」。對此,內政部今天(25日)澄清,對於部分音檔遭人斷章取義,未能呈現完整脈絡、刻意製造誤解,令人遺憾。

即時
2025/09/25 14:13:00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14死33失聯悲劇,今天(25日)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有媒體詢問未來堰塞湖該如何處置?林保署長林華慶說明,爆破、虹吸方法均不可行,近期會設法再去安裝水位計,實際評估水量或是剩餘壩體的穩定狀態,之前評估過中期方案,順著溪床開一條便道抵達壩頂,但時程預估至少3個月,若壩體本身沒有很大的風險的話,就沒必要大費周章開路上去。

即時
2025/09/24 17:57:00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23)日下午發生溢流,短短30分鐘約有1540萬噸的水瞬間湧出,今(24)日勘查發現,目前蓄水量僅剩4分之1,相當於仍有2300萬噸蓄水量、約9200座游泳池水量;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對此表示,目前維持紅色警戒,集水區上游仍因降雨持續沖刷壩體,不過暫無新的壩體潰裂,沒有第三波的洪峰情形。

即時
2025/09/24 17:48:00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日發生溢流情況,泥水沖入光復鄉市區,至今造成17人罹難。國民黨團總召花蓮立委傅崐萁今(24日)稱,7月26日起就不斷建議中央用爆破的方式處理堰塞湖;不過,農業部林保署強調,7月起就曾邀請學者舉行會議,針對工程手段介入進行評估,但堰塞湖地處偏遠,光是靠機具挖通河道就需耗時多月,也有安全疑慮,故無法達成。
熱門新聞
娛樂
社會
娛樂
國際
國際
社會
國際
國際
娛樂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