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安特製造廠巨大遭美暫扣!專家揭「背後意圖」:恐擴大經濟摩擦
捷安特製造廠巨大,遭美國發布暫扣令。圖/董孟航攝

|即時

捷安特製造廠巨大遭美暫扣!專家揭「背後意圖」:恐擴大經濟摩擦

mirror-daily-logo

2025/09/25 14:29:00

編輯:

魏君程

台灣腳踏車品牌「捷安特」製造廠巨大(9921)陷入國際貿易糾紛,昨(24)日晚間經濟部指出,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合理懷疑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巨大公司)在台灣製造自行車、相關零件及配件涉及強迫勞動,並對相關產品出口發布暫扣令,立即生效。有市場人士認為,目前正值美台談判,若禁令持續,恐怕會放大雙方經濟上的摩擦。
美國針對巨大公司產品發布暫扣令,指出巨大公司存在惡劣工作、生活環境、債務勞役、扣發工資、過度加班、強迫勞動的跡象,這些因素使得產品價格遠低於美國自行車生產的價格,巨大公司獲取數百萬美元的不當獲利。若未來無法提出證據證明產品並非以強迫勞動製成,或是CBP進一步取得強迫勞動的證據,當局就可以將暫扣令升級成「認定」,CBP此後將可以查扣並沒收貨物,但認定結果較為罕見,2024年CBP僅對多明尼加共和國進口的金屬擠壓製品做出1次認定。
有市場人士指出,目前美國、台灣正在進行經貿談判,川普在考慮對半導體加徵關稅,如果美國針對巨大的暫扣令持續,可能會導致台美雙邊經濟摩擦加深。對此,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移工政策處主任汪英達指出,巨大公司是台灣第一起因違反勞全被查扣產品的製造業,過去都只有遠洋漁業。
另外,CBP一般採取「不告不理」的原則,推測巨大是遭到檢舉,經調查後才會對巨大祭出暫扣令。汪英達認為,台灣產業上至刻晶片、下至打螺絲大部分都有引移工,如今發生暫扣令,恐怕對我國趨於鬆綁的移工政策產生影響,CBP指出的11項強迫勞動的指標,都是台灣移工常見的狀況,如今是自行車業被警告,其他產業恐怕也難逃制裁。
汪英達呼籲,台灣盡快符合國際勞工組織(ILO)「公平聘雇」標準,也就是移工來台不需支付任何費用,即便政府認為目前國際局勢不穩定難以立即改善,還是應該拿出態度,尤其是供應鏈只有毛利,應該主張品牌通路,分擔改善移工條件的成本,否則產品將會被淘汰。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楊書瑋受訪指出,台灣移工仲介費很明顯違反ILO的11巷指標,勞動部說產業缺工要招聘移工,政府也有意鬆綁,就該避免出現強迫勞動的狀況。另外,若美國持續禁令,台灣後續可能將面臨歐盟更嚴格的強迫勞動法規,若想在國際上貿易,確實要符合規定才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