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比表示,《此時此地》旨在挑戰觀眾對時間與感知的習慣,邀請觀眾暫停快節奏的生活,在拉長的時間空間中重新體驗身體、凝視與時間的關係。全長近一小時的演出幾乎摒棄舞臺燈光、服裝及音樂干擾,單純以舞者身體的物質性呈現影像化的姿態變化,從古希臘雕塑輪廓、流行文化經典姿態到日常簡單動作,形成介於靜止與動態影像之間的「影像遊行」。
出生於賽普勒斯、現居紐約與雅典的哈薩比,身兼編舞家、表演者及視覺藝術家,其作品長期探索「現場身體」與雕塑、靜止影像之間的張力。代表作《PLASTIC》(2015-16)曾在美術館公共空間中,以幾近察覺不到的移動速度,模糊觀展者與表演的界線。此次,她將這種「活雕塑」帶入劇場,進一步探問舞台與觀看的本質。
演出中,觀眾將被引導以耐心凝視舞者的極慢動作,感受時間被拉長的重量,每個呼吸、肌肉張力與平衡顫抖都被放大,呈現出力量與脆弱並存的視覺體驗。哈薩比強調:「我的作品看來很慢,但我從未關心過『慢』這件事。我關心的是:觀眾是否有足夠的空間,看見每一個轉變的細節?」觀眾將藉此重新思考觀看方式,主動與作品共感,並從影像中投射自身經驗。
《此時此地》自2023年首演以來,被評論界視為哈薩比迄今「最激進且個人化」的作品之一,現今將首度在臺北完整呈現,挑戰觀眾的感知與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