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感染性腸胃炎秋季大流行!患者數創10年新高
根據日媒NHK報導,感染性腸胃炎一般由病毒等病原體引起,如諾羅病毒、輪狀病毒等,會導致發燒、嘔吐、腹瀉等症狀,通常在冬季或初夏較為流行,但今(2025)年的疫情卻延續到秋季都還沒趨緩,患者通報數仍居高不下。
根據「日本國立健康危機管理研究機構」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當週,日本全國約2000家小兒科醫療機構的通報病例統計,罹患感染性腸胃炎患者平均每家達3.9人,連續5週創下過去10年同期新高紀錄。從各地分佈通報來看,大分縣每家診所平均7.56人居冠,接下來是群馬縣6.6人、福井縣與宮崎縣各6.4人、石川縣則為6.07人,顯示地方疫情都有升溫跡象。
針對疫情持續延燒,日本群馬帕斯私立大學研究所教授木村博一分析,包括諾羅病毒等致病病毒的檢出量,今年比往年明顯偏高,而且各地區流行的病毒株有所不同,也可能是導致疫情延長的主因,因此後續患者數的走勢仍需密切關注。
木村教授也建議當地民眾及即將前往日本旅遊的外國人,若出現嘔吐等症狀,清理時務必避免直接接觸,應戴手套處理。此外,在觀光地點或使用公廁時,必須用肥皂徹底洗手並以清水確實沖洗,以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