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李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品叡指出,該名男子被送到急診室後不斷哀號喊痛,觸診摸肚子,患者腹部引發劇痛,初步懷疑有腹膜炎症狀,進一步電腦斷層,看到肚子裡面有水,原以為是小腸破裂,進行剖腹探查手術時也沒發現異狀,直到最後才驚見「膀胱有一個3x3公分的裂縫」。
黃品叡表示,進行手術縫合時,發現膀胱都是「纖維化組織」一夾就碎,其餘旁邊的組織也不健康,因此縫合時需利用健康的肌肉層,才順利把膀胱縫起來、讓尿液不再外流到腹部,最後並放尿管協助功能。
該名男子自述,平時小便時總覺得膀胱無力,不只頻尿,有時站在馬桶前想要小便,站了1分鐘才能解放,白天還要常跑廁所,晚上睡覺時也起床好幾次,而這次飲酒到膀胱爆裂,黃品叡表示「臨床上真的很少見」,不過該名患者喝酒至少長達15年,每天都要喝150CC高粱酒,又酒精如同利尿劑,飲酒過量會增加刺激膀胱,也可能會引起膀胱發炎。
黃品叡說明,若膀胱長期受到刺激或發炎,會變得過度敏感且收縮無力,過程導致膀胱壁增厚,若沒有及時治療,便有可能會「纖維化」;然而膀胱纖維化是一種「不可逆的傷害」,症狀包括膀胱彈性變差、功能受損,會引起頻尿、排尿不順等,如長期憋尿,有出現頻尿、急尿、排尿疼痛或下腹痛等症狀,就需及早治療。萬一已經纖維化者,可使用玻尿酸灌注修復膀胱黏膜,不過治療效果有限,因此黃品叡也提醒民眾中秋節烤肉或平時飲酒時,切勿飲酒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