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財經作家陳重銘昨(30)日在粉專無奈自嘲:「這100張股票變壁紙了,我買股票一樣會賠錢」,而他稱為「壁紙」的股票,其實就是復興航空(興航)的投資。陳重銘坦言,當初眼看興航股票淨值還有幾塊錢,便抱著「清算後1股還是可以拿回2、3塊」的想法買下,結果飛機根本有行無市,最後公司減價求售,再加上一眾機師、空服員等機組人員爭取高額資遣費,公司清算後的淨值歸零:「我的100張就直接蒸發,連壁紙都沒有!」
PO文曝光後頓時引起熱議:「其它有賺彌補過來就好了,只能這樣安慰自己」、「沒想到教主也有失誤的時候,但很正常,人有失誤,馬有失蹄,誰能都賺不賠的呢?如果都賺,早就是第一首富,只求做到多賺少賠」、「以前在那上班,我們都不買自己的股票,還有人買到7萬多的」、「看他們對自家員工的態度就知道公司也不會對小股東保障什麼權益」、「投資本來就有賺有虧,只要整體是大賺,這樣的小虧更能學到經驗」、「高手都會踢到鐵板了,更何況我們這些菜鳥!」
復興航空當年為何無預警下市?
復興航空(TransAsia Airways)原為台灣本土航空公司,創立於1951年5月21日,曾主打國內線與兩岸航線,但在2014年的澎湖空難(GE222)造成機上乘客及機組員48人罹難、10人受傷,以及在2015的年台北復興空難(GE235)造成43人罹難、15人受傷,短短7個月來接連發生重大傷亡事故,讓興航聲譽及營運大受打擊。
雖然興航一度嘗試重建形象,但載客率與財務狀況急速惡化,最後於2016年11月22日無預警宣布解散、全面停飛,成為台灣股市史上第一家直接宣布解散而退市的上市航空公司,消息曝光後引發社會譁然與員工抗議,並於同年11月24日由金管會裁定股票自當日收盤後下市。興航下市後進入清算程序,資產拍賣與債務處理持續多年,最終於2018年完成公司解散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