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60/劉承恩因《黑潮島嶼》與20年不說話弟弟破冰 吳念軒拍完「沒人能用客語罵我」
吳念軒入圍「迷你劇集男主角獎」。潘佳琪攝

金鐘60/劉承恩因《黑潮島嶼》與20年不說話弟弟破冰 吳念軒拍完「沒人能用客語罵我」

mirror-daily-logo

2025/10/09 22:07:00

記者:

潘佳琪

第60屆金鐘獎將於17日、18日登場,客家劇集《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以16項提名成為焦點,包括吳念軒入圍「迷你劇集男主角獎」、黃河與劉承恩入圍「迷你劇集男配角獎」、睦媄入圍「迷你劇集女配角獎」。四位演員今(9日)出席客家廣播影視金鐘入圍媒體記者會,分享拍攝心得與劇集療癒力量,展現白色恐怖題材的溫暖面貌。

劉承恩戲療親情 20年隔閡一場戲化解

劉承恩分享,在拍完一場關鍵戲份後情緒崩潰,跑到旁邊吐。戲外,這段表演竟成為他與現實弟弟破冰的契機。「我小時候跟他非常好,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不說話了,大概20年吧。」劉承恩回憶,拍完後當晚傳訊息給弟弟:「其實我們很久沒說話」,對方僅回「對啊」,但從那天起,兩人逐漸連結。這次入圍金鐘,他邀弟弟出席,對方爽快答應,許多話題就此打開。「戲劇可以療癒很多人,包括我們從業者和觀眾。」劉承恩如此強調。
客家作品在第60屆廣播金鐘、電視金鐘共計42項入圍寫新紀錄。(圖片提供:客委會)_2025-10-09.JPG
客家作品在第60屆廣播金鐘、電視金鐘共計42項入圍寫新紀錄。客委會提供

睦媄憶阿公無助 連結劇中醫療困境

睦媄飾演小月,劇中面臨醫療資源匱乏的時代困境,她將個人經歷融入角色。「小時候,阿公騎野狼125載我出去玩,很帥氣,會跟人炫耀『這我們家阿妹啊啦』。」她描述活潑的阿公形象,卻目睹阿公生病,自己年幼無助,只能祈禱。這份感覺投射到小月身上,當醫生來到貧瘠島嶼時,希望如曙光般強大。「現在有健保、厲害醫生,真的好幸福。」睦媄感慨,劇中做肥皂戲更讓她震驚,無法想像過去無肥皂的日常,凸顯世代醫療進步的不可思議。
《星空下的黑潮島嶼》睦媄。潘佳琪攝1_2025-10-09.jpg
《星空下的黑潮島嶼》睦媄很喜歡客語的腔調。潘佳琪攝

客語演出挑戰多 四人分享學習心得

記者會尾聲,四位演員暢談客語演出的難度與收穫。劉承恩飾外省人,本會客語卻須裝聽不懂,「我外公外婆、我媽都是客家人,我要裝作聽不懂,我就會⋯⋯(NG),像念軒他們都會提醒我說等一下要怎麼樣、怎麼樣,我很幸運。」吳念軒則是首次接觸客語,他自信分享:「有好幾次很臨時要改台詞,我都可以很快調整,那時候那一刻就覺得就非常有成就感,然後慢慢再聽一些客語的東西,發現聽得懂的時候就會覺得很開心,所以嘴角就會笑起來,所以,以後應該不會有人可以在我面前用客語再罵我了,因為我應該都聽得懂一些,所以其實是蠻開心的」,收穫滿滿,成就感也滿滿。
《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劉承恩。潘佳琪攝2_2025-10-09.jpg
《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劉承恩在拍攝時,反而需要裝作聽不懂客語。潘佳琪攝

黃河客語相對易 手術小提琴成真挑戰

黃河飾演羅有德,需學小提琴、外科手術與日語,客語反而是相對簡單的部分。「用客語表演像念軒說的,有趣好玩,能更連結土地文化。」他發現客語表達內涵豐富、多有趣說法,雖然現場擔心講得不好,但觀眾回饋正面。「希望有更多機會用客語表演,或透過節目、音樂了解,讓知識打開新眼界。」黃河感謝團隊,期待客語在各領域發光。
《星空下的黑潮島嶼》黃河。潘佳琪攝2_2025-10-09.jpg
《星空下的黑潮島嶼》黃河在這部劇要學的東西非常多,客語相對簡單。潘佳琪攝

睦媄觀摩客語韻腳 綠島腔台語親錄長輩

睦媄客語戲份不多,但觀察夥伴準備過程,「每個語言的韻腳、聲音、腔調都很有趣,客語跟台語有相似之處。」雖然是大家都講客語,但每一位演員都要用自己不一樣的「在地腔調」去講,所以也不能互相學習,因為腔調並不同。睦媄自身挑戰則是「綠島腔台語」,她分享:「完全沒資料可以查,我就直接去綠島錄長輩講話,回家自己學。」另外,揣摩「中文講得不好、聽不太懂」也是一大挑戰,與導演討論後成功融入角色。最後,睦媄開心分享:「我也很喜歡客語,覺得它的那個『腔調』聽起來很讚。」
《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吳念軒。潘佳琪攝2_2025-10-09.jpg
《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吳念軒表示,沒人敢在他面前用客語罵他。潘佳琪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