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人士說明,賴清德兩岸論述從二戰終戰80週年破題,關鍵是以「和平」為主軸,其中3大重點,包含第1是談論民主台灣的關鍵地位,正是扮演「印太和平穩定的樞紐」,第2是喊話中國體現大國責任,第3則是台灣將增強實力守護和平。
國安人士分析,賴清德選擇「和平」為主軸發表雙十談話的兩岸論述,與去年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聯合公報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對國際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有關;日前澳洲前總理莫里森在「2025台北安全對話」上發表專題演講時,也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的重要性,因此「和平」不只是賴清德的兩岸論述核心基礎,也是國際社會的最大共識。
對於外界好奇今年兩岸論述篇幅精簡,國安人士表示,雖然精簡但已展現台灣的戰略自信,第1是「台灣是全體台灣人的台灣」,正回應當前國內外的政治局勢,對內是針對國民黨主席選舉中六位主席候選人的國家認同,重申認同台灣才是這個國家、這片土地的主人,台灣主權屬於2300萬人;對外則是因應中國以法律戰在國際上宣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AIT近日批評中國試圖扭曲《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歷史文件,總統談話再次凸顯,台灣是屬於認同這片土地的人民。
第2,賴清德在蔡培火名言上增加「全體」二字變成「台灣是全體台灣人的台灣」,其實與賴清德去年520就職演說宣示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也不論先來後到,只要認同台灣,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論調類似,如同演說尾聲,賴清德以3種國家稱呼,依序喊出台灣加油、中華民國加油、中華民國台灣加油,作為全體最佳詮釋。
第3則是賴清德開場祝賀中華民國生日快樂,以台灣解嚴天數超越戒嚴天數,強調「歷經千辛萬苦所打照的民主台灣,正是台澎金馬2300萬人在這個世界最明確的定位」,相較兩岸論述更仔細勾勒「民主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