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於挑戰反差角色 從不理解到為其辯護
對楊謹華而言,劇中「過氣」的設定從不是她會介意的點,她始終樂於挑戰反差鮮明、複雜的角色,像在《華燈初上》中詮釋「蘇媽媽」時,一開始完全無法認同角色,直到某天現場有人開玩笑說:「都是因為妳,事情才變成這樣吧?」她立刻反駁:「她有錯嗎?你有想過她的原生家庭嗎?」從最初的不理解,到願意為角色辯護,讓她深刻體會到表演的魅力:「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壞人或好人,人性本來就存在灰色地帶,這也是演戲迷人的地方。」
談起《影后》,楊謹華不諱言:「我很欣賞周凡的灑脫,那是她最有魅力的地方,但也很難做到。尤其在這個行業,要能在壓力與現實中保持從容,其實需要很大的智慧。」
個性直又急 與導演爭執事後懊悔
劇中有一幕,周凡為了呈現真實感,不顧導演建議堅持吃下早已變酸的道具麻婆豆腐。楊謹華笑說,早年也曾因堅持角色而與導演起衝突:「以前我比較直接、急躁,只要覺得不符角色,我就會立刻提出。有次甚至當場和導演吵架,結果不但影響情緒,事後看剪接才發現做錯了。」儘管學到教訓變得圓融,卻沒再和那位導演合作。
《影后》中令她難忘的還有片場那股互相激勵的能量。「大家都很欣賞彼此,不想當最後一名、老鼠屎,於是都拼命往更好的方向努力。那種團隊氛圍真的很爽。」
其中一場經典戲,是周凡與「史艾瑪」同住一室的對手戲。當周凡請對方搬走時,艾瑪竟不甘示弱回道:「妳是介意別人叫我小周凡嗎?」楊謹華回憶:「她很強耶!那個眼神很有衝擊力,還好導演讓我們保持一段距離。」
最終,周凡仍選擇伸手拉史艾瑪一把。楊謹華的解讀是:「那是周凡的智慧,她不只是在對艾瑪說話,也是在對自己說——要抬頭挺胸,勇敢重新開始。因為她自己也是在多年後,重新被觀眾看見、重新找回對表演的信心。」
被問及現實生活中是否也遇過類似挑釁前輩的新生代演員,她笑著比了比自己的臉說:「你看我這張臉,年輕人都怕我。」所以她見到新人總是先微笑表達關心:「需要幫忙嗎?」外表氣場強大,實則外冷內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