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何小姐是在剖腹產後隔天下床走動時,突然感到天旋地轉、暈倒失去意識,血壓低於50毫米汞柱、心跳1分鐘近200次,甚至一度呼吸困難。家人緊急叫救護車送至馬偕紀念醫院急診,經婦產科判定為產後肺栓塞,心臟外科立即啟動體外循環(葉克膜)並進行EKOS微創溶栓手術,歷經23天住院,何小姐最終康復,沒有留下神經學後遺症。
馬偕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林育輝醫師表示,EKOS手術利用超音波震盪導管加速血栓溶解,能快速恢復肺循環血流,相較傳統開胸手術創傷小、出血風險低,對剛剖腹產、身體尚未完全恢復的患者更安全。
何小姐回憶,生產後已穿醫療級彈性襪,仍無法完全避免肺栓塞發生。她表示,「隔天下床就像在風雨中顛簸的船,呼吸困難、意識模糊,完全沒料到會這麼嚴重。」丈夫也提到,孕期中就知道產後有肺栓塞的可能,但因為機率很低,怎麼也沒想到竟然會遇上,他感謝馬偕團隊處置的反應非常快。
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陳宜雍提醒,剖腹產為靜脈血栓高風險因子,發生率約千分之3,遠高於自然產。醫界建議剖腹產媽媽術後應盡快下床活動,必要時穿醫療級彈性襪或使用機械式下肢循環裝置。但更重要的是留意身體警訊:包括下床後頭暈、呼吸困難、心跳異常或突然胸悶,若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