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怡寧醫師強調,自閉症的成因相當複雜,目前研究顯示主要來自遺傳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沒有任何單一藥物或生活習慣能完全解釋。他舉例,過去曾流傳疫苗會導致自閉症,媽媽懷孕壓力大會害孩子,父母教養不當造成自閉症等理論,但都被後續的大型研究或神經科學證實是錯誤推論。
其中最荒謬的就是上世紀的「冰箱母親假說」,認為自閉症是因母親過於冷漠、缺乏關愛造成的,就像冰箱一樣冰冷,使孩子社交和情感發展受阻。後來研究證實,這完全錯誤,自閉症是神經發展障礙,與父母教養無關。
至於普拿疼,早期觀察性研究確實曾報告出相關性,但存在許多混雜因子,例如孕婦原本因為發燒或疾病必須用藥,或家族遺傳影響。最新的大型世代研究採用「同胞比較設計」,選定同個家庭的兄弟姊妹做研究,控制了家庭與基因因素後發現,孕期使用普拿疼與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智能障礙「完全沒有顯著關聯」,風險比約為 0.98,等於沒有差異。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母胎醫學會(SMFM)皆表明證據不足以限制孕婦使用;在孕期治療發燒或疼痛時,普拿疼甚至比非類固醇消炎藥更安全。
蘇怡寧提醒,過度簡化疾病成因往往成為偽科學或商業操作工具,不僅販售無效療法,也讓父母承受額外罪惡感。他最後強調,科學研究一致指出,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發展特徵,並非單一原因導致。家庭真正需要的是早期發現、教育支持與社會理解,而不是恐嚇與責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