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族群注意!新一代「奪命癌王」難察覺 台大醫罹患率竟達全國100倍 
醫師呼籲2大族群應定期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示意圖/Freepik

2大族群注意!新一代「奪命癌王」難察覺 台大醫罹患率竟達全國100倍 

mirror-daily-logo

2025/10/16 07:00:00

編輯:

吳宜錡

根據衛福部「11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十大死因」以惡性腫瘤(癌症)最多,其中又以「氣管、支氣管和肺癌」位居第1,成台灣新一代「奪命癌王」;日前台灣男星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震驚台灣民眾,事實上就連「醫師」罹患肺癌比例也相當高。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也呼籲2大族群應定期進行檢查。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2024年因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4,032人,相當於每10萬人口就有230.8人因癌症死亡,標準化死亡率應為每10萬人口113.3人,人數相當可觀;其中又以「氣管、支氣管和肺癌」最多,其次為「肝和肝內膽管癌」,第3則為「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然而肺腺癌相當恐怖,不僅男星顏正國日前因肺腺癌病逝,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指出,台大醫院2013年替院內醫師大規模健檢,就有12人罹患早期肺癌,確診比例相當高,連醫師也逃不掉。
林氏璧表示,不同期的肺癌5年存活率依序為第1期9成、第2期6成、第3期3成、第4期僅剩1成;曾任台大癌症中心醫院副院長的王明鉅醫師曾表示,「當時意外發現有12人罹患早期肺癌,這個比例是非常可怕的4%」,竟遠超過台灣肺癌發生率約萬分之4的「100倍」,所幸經過手術,6年後大家依然有活力。
不過惡性的肺腺癌、胰臟癌因位置關係,早期通常不太會有症狀、難以察覺,導致發現時為時已晚;林氏璧解釋,因肺腺癌多半發生於肺葉周邊,不太影響到中間氣管支氣管,導致沒有明顯症狀,至於而胰臟癌,因位於後腹腔,初期也不太影響到周邊器官,因此症狀也不明顯。
對此林氏璧提醒,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已推行「肺癌早期偵測計畫」,提供高風險族群,包括「50至74歲重度吸菸者、40至74歲男女、具肺癌家族史」者,可以2年1次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