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家醫院開出2項職缺,包括門診護理師時薪190元起、廚房助理時薪209起,另外也有護理人員發現,自己的薪水竟比不用輪班的鼎泰豐洗碗工薪水低,引起關注;長期關注醫護工作環境、不正義的粉專「護理正義」也點出,現今體制下,許多人員因事情做不完晚下班,不是申請加班,而是謊稱「打卡系統異常」,身體不適也擔心被貼上拖累團隊、害怕影響年終考績而不敢請病假。
醫護人員辛酸曝光,網友也為現況感到無奈,「護理正義」分享,醫護人員紛紛將「體制運作」需求擺在身體健康、自身權益之前,加上醫護價值被薪資、市場行情模糊,就像是一群「燃燒熱情的志工」失去原有價值。
近年也出現「技術不一定好,但特別會討上面長官高興」的「狐狸長、狐狸部」,當體制被扭曲,鼓勵的是向上看而不是向下負責解決問題的人,同時就像評鑑如演一齣完美醫院的戲般,失去團隊間專業與信任。
粉專「護理師叔叔×純情護理教室」便直指制度「非常魔幻」,針對薪資,台灣現況就是「專業」與「證照」完全沒有加分,花了大學4年拚命念書、實習、考證,換來卻是「醫療執照是門檻、沒有價值」,薪資還與法定基本時薪相當貼近。
「護理師叔叔×純情護理教室」認為,餐飲業為了搶人,讓薪水喊到209至228元,其中最大問題包括:
- 市場供需與「稀缺性」的錯亂:「能立即上工,且可以忍受高溫油膩環境」的勞動力(助理廚師)更稀缺,相較護理師卻變成計時化、「有執照的打雜工」。
- 專業證照的「貶值」與「空殼化」:執照本該是護城河,代表專業門檻、承擔風險的能力,及對生命健康負責的重量,如今卻變成入場券,想要逃出也成了一種成本代價。
- 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當專業醫護人員紛紛離開醫院,轉為醫美、當業務,甚至完全轉行,等同於國家和社會投入的巨大教育資源被浪費掉。
「護理師叔叔×純情護理教室」表示,當人才流失,最終醫院只能招聘到最底層、流動率最高的護理人力,醫療服務品質與穩定性下降,最後受害的,還是所有需要看病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