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救國產反「鬧黃豆荒」!韓國人吃不起豆腐 這國卻過剩爆倉
美國一處筒倉因黃豆過剩爆裂。圖/翻攝自X@PicturesFoIder

政府救國產反「鬧黃豆荒」!韓國人吃不起豆腐 這國卻過剩爆倉

mirror-daily-logo

2025/10/23 15:52:00

編輯:

吳宜錡

豆腐、豆干、豆漿等豆類產品是生活中常見食品,不過近期韓國卻傳出「黃豆荒」,許多豆製品工廠因為原物料短缺,預計11月開始需要停工,甚至可能倒閉,也有業者表示,雖然能透過公開拍賣進口黃豆,不過考量售價問題,只能暫停供應;至於消費者端,也因為豆製品供不應求、價格飆升,出現「吃不起豆腐」情況。
綜合韓國媒體報導,韓國江原道地區約40家豆腐工廠、光州和全南地區約80家豆腐工廠,因原料枯竭、生產受到影響,預計於11月暫停運作,至於豆漿產業也預計從11月開始出現原料短缺;一家豆腐業者表示,生產豆腐43年以來,因原料短缺而停工尚屬首次,並表示「政府的供給政策失敗,損失正在進行中。」
20251023韓國近期鬧豆荒,許多豆製品工廠預計於下個月開始停工。示意圖/photoac
韓國近期鬧豆荒,許多豆製品工廠預計於下個月開始停工。示意圖/photoac
根據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統計,截至10月,今年進口大豆供應量為27萬噸,較去年減少1.6萬噸,這是韓國政府為了減少大豆進口,鼓勵使用過剩的國產大豆所做出管控,同時明年將再進一步減少大豆進口量,減少稻米種植、鼓勵農民種植大豆,提高國產大豆產量。
然而韓國豆腐產品中,有80%依賴進口大豆,當進口大豆減少,豆類產品價格上漲的情況就會日益加劇,尤其缺乏自身儲備能力的中小型豆腐企業,恐因原料短缺導致關閉;雖然韓國也有生產大豆,卻難以取代進口者,報導指出,進口大豆每公斤售價約1400韓元(約新台幣30元),而國產大豆的價格約5000韓元(約新台幣107元),2者相差3倍之多。
為因應預料之外的黃豆荒,農林畜產食品部宣布,將以低於收購價33%的價格向豆製品廠商供應政府儲備的國產大豆,協助其替代原料,並透過農業技術合作社直接分配進口大豆,或由私人企業透過公開拍賣購買進口權。
20251023業者認為,政府一味提高國內大豆自給率,導致進口管理體系混亂。示意圖/photoac
業者認為,政府一味提高國內大豆自給率,導致進口管理體系混亂。示意圖/photoac
不過許多業者認為,這些措施只是權宜之計,不僅分配的數量有限,公開拍賣也需要運輸和清關手續,實際拿到黃豆可能需要2到3個月,甚至更久;另外,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不僅價格不同,加工特性也有差異,因此要以國產大豆完全取代進口大豆,相當不易。
隨著大豆進口量的減少,食品價格也隨之上漲,導致消費者紛紛哀號「吃不起豆腐」;對此農林畜產食品部表示「正在研究年內追加供應的計劃,以解決行業困境」,食品協會相關人士也表示,「保護國產大豆固然重要,但對於中小型豆腐企業來說,也事關生存」,因此政府需要根據需求預測「靈活調整進口量,並逐步放鬆政策」 。
不過在另一頭,身為全球主要大豆生產國的美國,隨著關稅戰開打,最大買家中國自今年年中拒買美國大豆,導致美國農民存貨大增,面臨銷售壓力外,也存在龐大庫存壓力;根據外媒報導,美國中西部伊利諾州一處穀倉,日前因堆滿大豆,筒倉水泥牆面的混凝土與鋼筋隆起,擔心造成周圍居民危險,撤離居民後,準備將大豆移出時,疑似震動而引發穀倉爆裂、崩塌。
當時大量大豆跟著炸開,強勁力道打斷電線還冒出火花,所幸消防人員及時發現,疏散週遭民眾才沒造成傷亡,而此次意外造成160戶停電,現已全數復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