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寧靜車廂」引議!交通部強調:對象不包含孩童 未來政策曝
台灣高鐵9月22日實施「寧靜車廂」政策。吳宜錡攝

高鐵「寧靜車廂」引議!交通部強調:對象不包含孩童 未來政策曝

mirror-daily-logo

2025/10/27 13:05:00

編輯:

吳宜錡

台灣高鐵9月22日實行「寧靜車廂」政策,內容包括通話請到玄關、看影片及玩遊戲請戴耳機 、聊天音量請放低,不符規定且經勸導未改善,列車長可請旅客下車拒載;不過政策上路不到1個月,引起許多家長反彈,認為嬰幼兒的哭鬧聲也被視同違規。對此高鐵董事長史哲16日已強調政策不包含孩童及因疾病影響自主能力的旅客,交通部也發文公文回應。
日前台灣高鐵實行「寧靜車廂」政策,指出9月22日至10月13日期間的執行成果,近9成旅客支持推動「車廂寧靜文化」,不過不到1個月,許多家長反彈此作為,認為嬰幼兒哭鬧也被視為違規;日前高鐵董事長史哲出面強調「孩童、嬰幼兒及因疾病影響自主能力的旅客不列入勸導範圍」,同時取消「網袋寧靜車廂小卡」,改以T-Life雜誌柔性宣導、車安人員採口頭提醒及柔性引導,兼顧秩序維護與旅客感受。
日前婦產科醫師蘇怡寧也在社群發文,表示也有民眾向總統府投訴,如今交通部發布公文回應,表示交通部明確指出「車廂寧靜文化的勸導並不包含孩童」,嬰兒幼童或因疾病等明確因素影響自主能力的旅客並不在規範範圍之內。
20251027交通部發文回應「車廂寧靜文化的勸導並不包含孩童」。圖/翻攝自Threads@ynsuper
交通部發文回應「車廂寧靜文化的勸導並不包含孩童」。圖/翻攝自Threads@ynsuper
同時交通部承諾會與衛福部教育部等單位協調,將依《兒童權利公約》(CRC)及家庭政策行動措施推動「公共運輸親子友善環境」,並呼籲旅客發揮同理心。
蘇怡寧表示,這項政策不只是交通的問題,更是「價值」的問題,因為「孩子不是噪音是社會的未來」應有被接納、學習在公共空間中生活的權力與機會;認為交通部這份公文回覆「還不夠」,蘇怡寧認為要的「不是特權,是被理解的空間,是互相尊重的社會」,期盼政府更進一步明定相關指引,讓所有交通從業人員都能接受兒童權利與親子友善的教育訓練,讓寧靜不再是對孩子的排除,證明台灣社會價值開始轉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