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司法人力黑洞!案件暴增員額不漲 揭高院「逼法助救火」血汗真相
高院因人力不足要求法官助理順便兼任通譯、庭務官員工作,引發內部強力反彈。資料照片

幕後/司法人力黑洞!案件暴增員額不漲 揭高院「逼法助救火」血汗真相

mirror-daily-logo

2025/10/28 06:45:00

記者:

王吟芳

針對台灣高等法院日前突然頒佈一紙公文,要求法官助理兼任庭務員及通譯工作引發的強烈反彈,有司法院高層透露,在高院案件量逐年遞增,機關員額卻無法擴編的情況下,這項政策實屬「不得已的變通方式」,背後是整個司法體系乃至於中央政府在《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限制下產生的結構性人力危機。
一名資深庭長指出,這次法助抗爭風暴,反映了司法機關長期以來「業務量暴漲、人力不漲」的困境。他表示,法院開庭原需仰賴書記官作法庭記錄,通譯協助錄音、提示卷證,以及庭務員處理報到、點呼(叫人進來開庭)等行政庶務。

頻見反彈卻因無人敢抗爭 法助兼通譯漸成慣例

這名庭長指出,從多年來的開庭實務可發現,許多法院通譯無法勝任工作,有些通譯「甚至連英文都不會講」,司法院因而改變政策,停止招考通譯改為外聘,原本由通譯負責的錄音、傳遞及提示卷證工作就改由法助接手。目前全國各法院就是依照現有人力自行配置,也有部分法院近年來都是由法助兼任通譯,雖有少許內部反彈,但未見有實際的抗爭動作。
這名庭長認為,造成人力危機無法解決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對各機關人力劃定了總人數天花板。「增加人手不是司法院自己可以決定,必須透過修法處理,上次修法是2019年;那這幾年因為案件暴增人手不足怎麼辦?就是大家自己看著辦。」
也有地院法官指出,由於法院的員額受到人事行政體系的嚴格限制,總人數無法隨意擴編,即使近年法院的案件量激增,如果總員額不增加,法院就必須在有限的員額內進行「資源重分配」。

法助任用保障恐縮水 挪員額填補書記官缺

他提到,其實不只是法官助理工作量增加,法官也輕鬆不到哪去,各法院針對法官人數「資源重分配」的戲碼年年上演。像今年8月大調動前,某些案量暴增狀況「慘烈」的地區如桃院、新北院及高院等,因急需人力增援,司法院會從相對「輕鬆」的法院中「撤走」員額,導致部分報表看來負擔較輕的法院,即使本身案件量也在增加,卻因增加幅度比不上其他法院而被砍員額。
據了解,由於人力總量是固定的,為了補足法官、書記官等更關鍵職位的缺額,司法院也正研議將部分「聘任」法官助理員額改為「約聘」,將挪出的員額用來增補法官及書記官,以有效消化快速增長的案件數量。
司法院高層認為,在「總員額法」這道緊箍咒下,讓法助支援開庭庶務是現階段維持法院運作的必要手段,但法助抗爭確實也暴露了司法體系人力不足的老問題,制度改革與員額擴編已是刻不容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