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崛起川普收關稅 逼瘋賓士保時捷更狂衰退99%
中國電動車崛起、美國關稅,讓保時捷與賓士兩大德國品牌在中、美兩大市場財報表現不佳。圖/保時捷

中國電動車崛起川普收關稅 逼瘋賓士保時捷更狂衰退99%

mirror-daily-logo

2025/10/29 06:45:00

記者:

陳宏銘

中國電動車廠的「彎道超車」,逼得賓士獲利大幅下滑,保時捷瀕臨虧損,只得調降電車計畫、延後新車上市。台灣市場得利於因國安與稅制限制,雖說是少數未被中國電動車入侵的國家,但台灣市場對於貴蔘蔘的豪華電動車接受度並不高。今年台灣電動車市場,如果不是Tesla Model Y小改款近三、四個月瘋狂交車,其實整體銷售狀況並不好。
中國新能源車、電動車生態系,不論在電池技術、軟體韌體整合或智慧座艙與自駕演算法方面已全面的領先。中國車企如比亞迪、小米、理想、蔚來等車廠,在挾市場大、供應鏈完整,產品迭代節奏快速下,於產品面與綠能轉型效率上,中國電動車已臻至全球領先水準。這也逼得過去成長仰賴中國市場的賓士(M-Benz)、保時捷(Porsche)等車廠,在中國電動車崛起後,獲利下滑、甚至是虧損。
中國電動車崛起,也讓昔日以「燃油引擎技術」稱霸的德系品牌,在中國陷入苦戰。保時捷與賓士兩大豪華車品牌,近來皆因電動車轉型失利,在財報中出現明顯下滑。最慘的當屬保時捷,前三季營業收入268.6億歐元(新台幣約957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暴跌99%,銷售利潤僅4000萬歐元(新台幣約14.26億元)。
當然美國關稅政策亦是保時捷營運不佳的因素之一,今年前九個月,輸美關稅帶來3億歐元(新台幣約106.88億元)的額外成本。預計今年因美國關稅政策總損失將達到7億歐元(新台幣約249.44億元)。保時捷在中國面臨電動車競爭激烈,其電動車又無法在性價比上取得優勢;在美國總統川普改變電動車政策,重新擁抱燃油車,但卻又大收汽車關稅。保時捷於最大的兩個市場栽跟斗後,九月,不得不宣布推遲部分純電動車型推出,延長多款燃油和混動車型市場生命周期,並終止了自己生產電池的計劃,以求止血。
同樣情況也出現在賓士身上,在中國,賓士面臨激烈的價格戰與電動化轉型壓力,銷量年減14%,第二季更跌了19%為了因應中國市場競爭,賓士被迫大幅降價、推中國專屬電動車型、並強化與本土供應商合作企圖重回主戰場。
歐盟與美國之間的關稅協議,即使讓美國降低了歐盟汽車的關稅,但仍然遠高於過往,這對賓士的出口造成重大打擊,迫使其下修2025年全年財務預測。
德國車廠過去仰賴中國市場的銷售獲利,但在跟不上中國電動車的迭代速度,與供應鏈整合能力後,如今反被自家合作夥伴超車。中國電動車品牌憑藉完整的電池生產、軟體開發與智慧駕駛系統,快速建立起從研發到終端銷售的全鏈優勢,這讓傳統歐系車在操控與底盤技術上即使再強,也在中國這個只要新能源車、漸棄燃油車的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上漸感無力。
相較之下,台灣有錢人儘管喜歡雙B、保時捷等德國車,不過畢竟市場太小了,而且與美貿易談判遲遲未公布結果,導致進口關稅政策未確定下,買家觀望氣氛濃厚,德國車從4月以來就成為了市場的重災區。
20251029中國電動車崛起川普收關稅 逼瘋賓士保時捷更狂衰退99%
賓士運用旗下暢銷的GLC打造電動車,GLC EV預計在2026年推出、力挽狂瀾。圖/賓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