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副總統蕭美琴2024年當選後尚未就任之前,曾低調赴美,當時美方便向她直言,台灣在面臨中共威脅下,社會防衛韌性仍有加強空間。後續她也將該意見轉達給賴清德,因此才會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並邀請季連成擔任執行秘書,全力協助推動。
季連成認為,中共從未宣布放棄武力犯台,在中國不斷擴張武力的當下,已造成台灣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甚至是「近在咫尺」,但由於我國歷經長年的承平時期,因此現今國人的憂患意識不足。為此,他除了要建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全社會防衛韌性體系外,還要讓憂患意識深植民心,才能真正讓台灣更強大。
談到花蓮救災,季連成表示這便是社會防衛韌性的驗證機會;像是物資配售、疏散避難、收容量能等,都是戰時需要考量的。他透露,歐洲國家、美國等國家都希望我方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尤其美方對此認知更是強烈;因此在外交上對方都會提出相關問題,我方中央政府也發覺這點確實應該強化。
季連成說,俄烏戰爭至今已快進入第4年,烏克蘭能夠撐到現在,就是完整發揮了全社會防衛韌性;而當台灣建構好全社會防衛韌性,民眾也有高度憂患意識後,即可達到強大的嚇阻力量。未來中共解放軍要武力犯台,就必須思考犯台勝算,甚至是因為台灣具有良好的全社會防衛韌性,讓解放軍不敢輕啟戰端。
季連成強調,中央、地方都應該不斷宣導相關概念,而他也早已啟動相關作業;像是跟各縣市有三合一的會報,包含災防會報、動員會報以及戰力綜合協調匯報。這三種會報各縣市每年都要開兩次,「政府要動起來,不能只有中央動,地方也要動,才會影響到民眾,這就如同救災步調,透過政府機制,影響社會層次」。
季連成並以此次花蓮撤離為例,他強調,會要求所有撤離民眾帶上避難包,而類似建議都寫在政府最新推出的「當危機來臨時——台灣全民安全指引」內。他透露,明年農曆過年前,一定會將這本手冊發到全台灣960萬戶,讓台灣所有民眾都能了解,國家發生重大變故時該如何應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