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褲有糞便殘留!醫示警「洗過也沒用」:養幾百萬個大腸桿菌
黃軒建議內褲穿3至6個月就要更換,否則容易滋生細菌。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

內褲有糞便殘留!醫示警「洗過也沒用」:養幾百萬個大腸桿菌

mirror-daily-logo

2025/11/12 06:55:00

編輯:

魏君程

內褲即使天天洗也會髒!醫師黃軒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即使在使用洗衣粉,正常的洗滌程序下,每件貼身衣物還是會殘留0.1公克的糞便微粒,在這些殘留物中,常檢測出大腸桿菌、腸球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
黃軒接著說,洗衣機內桶壁也可成為「細菌再污染」的溫床,導致乾淨衣物二次感染。也就是說即便清洗後的內褲上,平均仍殘留約0.1公克糞便顆粒,相當於幾百萬個大腸桿菌。而這些微生物,若環境潮濕溫暖,就能在內褲纖維間「開派對」,導致私密處反覆搔癢、感染、甚至誘發泌尿道炎症。
根據日本婦產科醫會與日本感染症學會的聯合指南,女性貼身衣物(特別是內褲與內衣)建議3至6個月更換一次,因為長期使用的內衣纖維吸附皮脂與分泌物後,即使清洗也難以徹底除菌,容易導致念珠菌陰道炎與細菌性陰道炎復發,超過這段時間,彈性纖維下降、細菌容易附著,即使高溫清洗也難以完全滅菌。
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SHTM)團隊研究則表明, 內衣與內褲是家庭中細菌密度最高的織物之一,使用超過1年的舊衣物細菌密度可達新衣的8至10倍,因洗衣時水溫不足、纖維老化、殘留皮脂與分泌物,使細菌在纖維孔隙中「定居」。
團隊的後續分析發現,一件使用超過一年的棉質內褲,平均每平方公分仍殘留約10²–10³ CFU/cm²的細菌,換句話說,它可能已經是「貼身培養皿」而非「貼身衣物」。研究者因此建議,貼身衣物若長期穿著或變形,即使經常清洗,仍難以確保衛生安全,建議定期汰換以防止腸道菌與皮膚菌交叉感染。
另外,貼身衣物也要注意,若讓長期潮濕,可能會引發女性念珠菌感染。若溫度太高,會影響男性睪丸控溫,長期穿緊身或是不透氣的內褲,甚至可能會影響精子活力,「所以那句穿舊的才舒服,其實只是細菌習慣了你,不是你習慣了它」。
黃軒建議,內褲材質挑選可以選擇莫代爾(Modal)或純棉混紡,透氣又能吸濕。不要選擇尼龍與聚酯纖維,這種材質雖耐穿但不透氣,細菌容易繁殖。另外,讓陽光曝曬或60℃以上水洗:能有效殺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