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志伴侶在粉專「壹零出4啦」分享,從代孕旅程原先只想迎來2個寶寶,最終竟是「4胞胎」,決定透過鏡頭「讓每個相信愛的人,都看到家庭的奇蹟」。不過貼文一出,網友見文中提及「4胞胎」引起不滿,認為雙胞胎已經不易「難以想像那個母體有多辛苦,身體復原花多少時間,甚至可能有後遺症…」,質疑「誰知道之前失敗了多少次、又剝削了多少代理孕母?」、「代孕已經很無恥了,不讓孕母減胎更無良」。
網友也直言「是花錢買了4個寶寶」、「懷也不是你們在懷到底在自我感動什麼?」怒轟「是為了你們4胞胎的夢想還有經營帳號炒熱度,選擇不讓代理孕母減胎一次產下4個絕對會早產的寶寶嗎」;就連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也震驚,對於4胞胎「竟然有男人去幫他們加油」,還寫下「生容易、養育難」。
見網路引起議論,粉專再發出貼文說明,事實上不是「4胞胎」,原先代孕計畫為同一卵子提供者分別各「自與我們代孕一個寶寶」,受精卵是植入2位不同的代理孕母,最後得到4個寶寶實屬意外,因此影片中提及「4胞胎」造成誤解;強調代孕期間與生殖中心都是以代理孕母健康為優先,當時也詢問過減胎的可能,但在孕母健康且同意下是不行的。
至於選擇墨西哥代孕原因,除了經濟考量,認為該生殖中心的代孕流程為最正規、合法的,所有流程都有律師或公證人陪同辦理,也完全符合當地法規;粉專指出,目前寶寶出生後已順利拿到以2人作為雙親的出生證明,後續將在律師的協助下繼續辦理護照簽證等流程。
粉專表示,「我們而言,這是經過深思熟慮、合法且尊重參與者意願的過程。」盼「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在陽光下被看見,不是秘密」,並相信「只要是在尊重、透明、彼此理解的前提下誕生的生命,是可以被尊重的,不該被任意批判」。
對此產科醫師蘇怡寧表示,關於事件的引爆點,是把4胞胎當作「宣傳」敘事,後續又澄清是「2位孕母各生下一對雙胞胎」,而牽涉到的不只是字眼,而是公開溝通的誠信與透明;將代孕一事放回制度與倫理基礎,包括「孕母的自主與不被剝削」、「孩子的最佳利益」與「委託方的責任與合規」。
蘇怡寧指出,代孕每個流程節點都必須被文件化與審查,包括媒體與社群溝通同樣需要自我節制,當每個標題、影片都可能「把人變成梗」,若代孕被包裝成奇蹟,或是當事人被包裝成反派,「真正該被看見的」,如經濟弱勢風險、臨床多胎預防等制度就會失焦。
然而依據《人工生殖法》規定,工生殖之受術對象僅限於「不孕夫妻」,且「受術夫妻」是指接受人工生殖之夫及妻,且妻能以其子宮孕育生產胎兒者,因此台灣不分同性、異性戀,無論是商業性或無償代孕皆為禁止。
蘇怡寧認為「台灣社會不能再忽略的現實」,就是「目前台灣並未開放代孕」,雖然法律上依然屬於禁止,但「沒有開放」並不等於「不存在」,只要經濟能力允許,人有人們選擇到國外進行代孕安排,因此反而會在灰色地帶以更不透明的方式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