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一名79歲的劉姓老婦人照顧因腦膜炎併發肺炎,最後因小兒麻痺癱瘓的兒子長達50年,劉婦2023年時因罹患新冠肺炎,心力交瘁無力照顧不得已將兒子悶死,最後一審判劉婦2年半刑期,合議庭法官指出2年半刑期已經是最低刑度,因此建請總統賴清德考慮依赦免法規定特赦劉婦,目前本案進入二審階段,台灣高等法院仍持續審理中。
根據《CTWANT》報導,劉婦的辯護律師杜俊謙表示,劉婦十分讓人不捨,因為她很用心照顧兒子50年,法官在看到死者相驗照片時,發現兒子身形跟一般成年男子無異,並且衣著乾淨身上也沒有褥瘡,可以理解劉婦對兒子一定是盡心盡力照顧。
杜俊謙指出,希望可以進一步釐清死者當時是不是不想活了,劉婦如果只是幫助她輕生,刑度也可以有所減少,如果和一審一樣減刑2次,就可以不用執行。杜俊謙表示,和劉婦一家人互動時,得知兒子50年來活得很痛苦,而且全家都確診新冠肺炎,劉婦覺得如果是年邁的她先走,那兒子也會過世得很痛苦,這也是全家人同意的說法。
雖然總統府回應說要等司法程序完成才會介入,但杜俊謙說,即便劉婦家人、律師、法官覺得劉婦不一定要用坐牢方式來懲罰自己,但她仍覺得自己有罪,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被特赦,所以她仍需要時間思考,來戰勝心魔。
另外,律師劉韋廷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看到這則新聞,心裡很難不被震撼。一位80歲的母親,照顧癱瘓的兒子50年,終於在某個清晨,做出她這一生最痛苦的決定」。
劉韋廷說,劉婦不是冷血,而是心碎,「她塞給兒子紅包,像是最後的道別——那是一份愛,也是一份絕望。法官輕判2年6個月,還建請總統特赦我深深贊同。這不是一場罪,而是社會安全網的破口,是照顧者支持系統的缺席」,他也呼籲不能只在悲劇發生後流淚,應該要問在崩潰之前有沒有人陪劉婦一起面對?「台灣的高齡化、長照問題,不只是政策,而是每一個家庭的未來。希望這不只是新聞,而是一個社會的警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