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導指出,該旅行團導遊在事前已向店家溝通,說明因為用餐時間較晚、長輩食量不大,詢問是否能少點,店家當時也同意。用餐時老闆以義大利文笑著交談,團員原以為是熱情互動,事後才發現對方竟在直播抱怨。
結果看似單純的「消費糾紛」,最後竟演變成「外交事件」,據聞此事件在網路上引發討論後,驚動當地市長出面滅火,表示店家行為不代表城市立場,甚至預計在本週邀請台灣駐義大利外交官協調化解。
對於這起事件,台灣經營披薩店15年的業者Ken發文指出,其實這就是很明顯的「飲食文化」差異,Ken表示,店內主打的義式薄餅,風格恰好與這家義大利傳統披薩接近,從過去的營運經驗分析,歐美客人大約9成以上都是「1個人吃1個披薩」,通常還會搭配啤酒,這樣的飲食型態對於他們來說屬於「常態」。
而包含台灣、日本、韓國在內的亞洲客人消費習慣則大相徑庭,大多是2至3人分享1個披薩,再搭配附餐或飲料,Ken認為,從消費習慣就可以體現歐美與亞洲文化與飲食習慣的差異,但若店家在意消費金額,訂定「最低消費」即可避免爭議。
Ken也說,義大利餐廳偶爾抱怨「觀光客點太少」也並非新鮮事,因為內用座位有限、翻桌率確實會受影響,餐飲業者都能理解。然而,他也指出:「既然在意,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設定最低消費,講清楚比事後公審好太多了。」
對於1塊披薩可以鬧到當地市長出面,甚至驚動外交體系介入,確實很令人意外,但Ken笑稱:「我可能要先向義大利人道歉,因為台灣披薩真的很常加鳳梨,我本人也很愛吃!」
他分享義大利網路上常見的玩笑梗,例如 La pizza hawaiana è un crimine gastronomico.(夏威夷披薩是美食上的犯罪),以及 Mettere l’ananas sulla pizza dovrebbe essere illegale.(披薩加鳳梨應該直接列為非法)。而這些玩笑語反映的正是文化差異,而非對錯:「彼此尊重、多溝通,就能避免這類誤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