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杯泡「1物」突爆炸!砸進牆壁畫面曝光 專家:1舉動是大忌
中國一名男子用保溫杯泡清洗劑,結果杯子發生爆炸。圖/翻攝自中國消防

保溫杯泡「1物」突爆炸!砸進牆壁畫面曝光 專家:1舉動是大忌

mirror-daily-logo

2025/11/20 11:19:00

編輯:

魏君程

天氣漸涼,不少人都會用保溫杯裝溫熱水喝。綜合陸媒報導,中國黑龍江省一名男子8月時,使用保溫杯熱水泡清洗劑後密封,沒想到杯子突然爆炸,保溫杯還因為衝擊力過大卡在牆壁內。專家指出,保溫杯之所以會爆炸,可能跟化學反應、微生物發酵、用力搖晃有關。

保溫杯爆炸事故頻傳!泡「2物」超危險

綜合陸媒報導,過去曾發生過多起保溫杯爆炸事故,今年8月黑龍江黑河一名男子用保溫杯裝熱水泡清洗劑後密封,結果保溫杯突然爆炸,熱水當場四濺,杯子還因為衝擊力過大嵌入牆內。2024年12月廣東東莞一名男孩用開水洗保溫杯,蓋緊蓋子後搖晃幾下,保溫杯就瞬間爆炸。
2024年四川一名女子在保溫杯中泡枸杞,用餐時放在桌上的保溫杯突然爆炸,將天花板炸出一個洞。2020年福建福州一名女子在保溫杯中泡紅棗忘了喝,經過10幾天擰開瓶蓋時突然爆炸,杯蓋彈起砸到女孩右眼,導致她眼球破裂。

保溫杯爆炸「3原因」曝光

專家指出,保溫杯會爆炸,主要跟化學反應、微生物發酵、用力搖晃有關。
1、微生物發酵:保溫杯內部、瓶蓋的縫隙中可能藏匿細菌,因為浸泡紅棗、杞等食材,由於營養豐富,導致微生物發酵後產生氣體,一旦密閉的保溫杯內部氣壓不斷增大,此時杯蓋被突然擰開,就可能導致液體噴湧而出,爆炸傷人事件。
2、化學反應:除垢劑、清洗劑在跟保溫杯內部的水垢接觸後,可能會觸發化學反應,若此時保溫杯處於密閉狀況,氣體沒辦法及時排出,導致氣壓升高,當壓力超過保溫杯的承受極限,就會引發爆炸。
3、用力搖晃:保溫杯內熱水泡發泡錠爆炸,原因是杯內的發泡錠會產生大量氣體,若在密封環境搖晃後,杯內壓力會明顯增加,進而導致杯子爆炸。

專家:「1型號」保溫杯恐泡出毒水

專家指出,使用錯誤材質的保溫杯,可能會導致人體「慢性中毒」。由於保溫杯大多都是不銹鋼材質,但是不鏽鋼中有三個代號較常見,分別是201、304和316。
其中201的錳含量高、耐腐蝕性較差,如果將其作為保溫杯的內壁,長時間存放飲品可導致錳元素溶出,熱水可能直接變「毒水」。金屬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過量攝取錳會傷身,尤其是會傷害神經系統。
專家指出,304、316材質符合安全標準。 304不銹鋼中最重要的元素是鎳和鉻,這類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腐蝕性能,錳含量低​​於2%;316不銹鋼的品質優於304,多了金屬鉬,耐腐性能更好。

牛奶、豆漿別用保溫杯泡!專家:恐引發腸胃不適

除了上述建議之外,專家指出,牛奶、豆漿等高蛋白的飲料最好在滅菌、低溫環境保存,如果加熱後長時間放置在保溫杯中,其中的微生物會迅速繁殖,導致牛奶、豆漿發酸、發霉,飲用後可能會引起腹痛、腸胃不適的症狀。
另外,如果用保溫杯持續高溫泡茶葉,可能會破壞茶葉中的活性、芳香物質,導致營養流失,茶色暗沉味道苦澀。專家指出,保溫杯中溫度較高,中藥若長時間放置可能會變質,建議放涼後放入冷藏保存,下次要喝再加熱即可,不要放入保溫杯。此外,若碳酸飲料、果汁,若長時間存放在保溫杯內,可能會對不銹鋼材質產生腐蝕,導致重金屬溶進飲料當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