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再傳洩密/羅唯仁如違反營業秘密 法律專家:公司會追殺到天涯海角
前台積電資深副總羅唯仁日前傳出將先進製程機密帶往英特爾。(總統府提供)

台積電再傳洩密/羅唯仁如違反營業秘密 法律專家:公司會追殺到天涯海角

mirror-daily-logo

2025/11/21 06:46:00

記者:

謝承學

繼今年中爆發的工程師2奈米洩密案,台積電如今又陷機密外洩風波,在職時負責台積電研發重任的前台積電資深副總羅唯仁,在今年7月退休後傳出恐赴英特爾就職,有消息指出,他退休前以高階主管職權帶走先進製程機密,可能違反《營業秘密法》甚至《國安法》,對此,博識本國法及外國法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葉茂林向本報表示,侵害營業秘密難舉證,但如果確實違法,公司「會追殺到天涯海角」,是否有美國籍並不影響。
日前業界傳出,21年資歷老臣、前台積電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在7月從台積電退休後,10月就前往最大競爭對手之一的英特爾就任,甚至有消息指出,他在離開台積電之前,帶走先進製程技術相關機密資料,有違反《營業秘密法》甚至《國安法》的疑慮。
台積電先前才剛爆出有工程師洩漏2奈米機密一案,工程師的行為在當時已被認定為犯罪事實並進入偵辦程序,不過針對本次羅唯仁可能有違反《營業秘密法》疑慮,博識本國法及外國法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葉茂林分析,要判斷是否構成侵害營業秘密有兩大重點,首先是是否構成營業秘密,也就是所洩露或攜帶的資訊是否符合「經濟價值、非眾所周知、有合理保密措施」三大要件。
再來,如果是要主張行為人的民事侵權責任,首先就必須確認是否確實發生侵權行為。此時,葉茂林指出,必須證明行為人是以不正當的方法取得營業秘密、或是有營業秘密法第10條所規定的其他侵權行為。
而如果要更近一步主張行為人負擔刑責,則難度更高,需要檢察機關證明行為人有「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營業秘密所有人之利益」,且符合同法第13-1條各款的情形,才能成罪。
不過,葉茂林向本報表示,在營業秘密的民事或刑事訴訟中,最大的難題在於舉證,在實務上,證明行為人有侵權行為的舉證困難度極高。而過去台灣的司法統計顯示,營業秘密案件最終被起訴的比例非常低,自2022年至2025年6月,營業秘密告發案件中約7成最終以不起訴處分結案。
同時,葉茂林説:「羅唯仁擁有豐富的資歷,他所擁有的許多技術、經驗和know-how,很可能是在加入台積電之前就已經累積的。」即使真的有帶走資料,公司也很難證明這些技術全部都是在台積電任職期間產生的營業秘密。
事實上,雖然目前台灣高等檢察署表示,智財分署已分「他字案」釐清是否涉及不法,但這代表犯罪嫌疑人或犯罪事實尚未明確,處於初步調查階段,這與犯罪嫌疑人明確的「偵字案」不同。
至於許多媒體報導,羅唯仁為美國籍,又投效美商英特爾,台積電可能提告上會面臨挑戰,葉茂林則認為,國籍不影響他在台灣是否構成違法的事實,即使沒有引渡條約,台積電仍可以在國際上對其發動民事求償,追討損失,葉茂林説:「只要確實違法,因為這會影響公司的生存與發展,公司『會追殺到天涯海角』」或主張其他民事救濟,例如禁止使用、返還或銷毀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