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宏福苑大火/文化遺產成幫兇?「竹製鷹架」2個月內又釀災 專家批港府制度腐敗
香港大埔「宏福苑」進行大整修,多棟樓外牆包覆被當地視為文化遺產「竹製鷹架」,但昨(26)日卻爆發5級火警。圖/取自東方IC

香港宏福苑大火/文化遺產成幫兇?「竹製鷹架」2個月內又釀災 專家批港府制度腐敗

mirror-daily-logo

2025/11/27 11:57:00

編輯:

許苡晴

香港「大埔宏福苑」進行大整修,多棟樓外牆包覆被當地視為文化遺產「竹製鷹架」,但昨(26)日卻爆發5級火警,截至今晨火勢仍未完全撲滅,目前已釀44死、279人失聯,而這也是2個月內香港第2次因竹製鷹架起火釀災。對此,香港知名建築工程商人潘焯鴻痛批,香港棚架火警接連發生,是腐敗、監管失靈與官員卸責的系統性危機。

不到2個月!「竹製鷹架」釀第2起火災

根據港媒報導,昨日爆發的五級大火,是香港在不到2個月內第二宗與「竹製鷹架」相關的重大火災,10月中旬,中環商業區一棟高層建築亦因外牆竹棚架起火而引發大型火警,官方初步研判可能與煙蒂引燃有關,當時雖沒有造成重大傷亡,但仍有4人輕傷送醫。
香港採用竹製鷹架進行大樓維修已行之有年,事故亦時有發生。然而,竹棚架長期被視為本地文化象徵與建築工藝遺產,特區政府更訂立《竹棚架設計及搭建指引》,明確要求外牆保護網必須採用阻燃物料製造,但業界人士透露,阻燃網的成本幾乎是普通圍網的兩倍,為節省開支,一些承辦商仍選擇使用未經阻燃處理的材料,成為火勢迅速延燒的重要隱患。
目前兩宗火警接連引發社會對竹棚技術安全性的強烈質疑,有聲音呼籲政府重新審視監管制度,避免在文化保育與施工成本之間,以公共安全作為代價。

竹棚火警連發!香港建築師批「港府制度腐敗」

對於「竹製鷹架」釀災一事,潘焯鴻表示,近5年香港外牆棚架火警愈趨頻繁,且規模不斷升級,若大眾仍把火警視為偶發事件,那麼香港罕見的五級火警「宏福苑大火」,已經徹底擊破這個幻想。
他進一步指出,建築工地普遍使用的棚綱、塑膠圍網存在重大可燃隱患,而政府部門多年拒絕正視問題。他直批,這個潛在炸彈正是制度腐敗與監管失效的結果,認為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與勞工處處長陳穎韶對近年的3宗重大棚架火警應負重大責任。
香港大火。圖/取自東方IC
文化遺產成幫兇?「竹製鷹架」2個月內又釀災,香港建築師批「港府制度腐敗」。圖/取自東方IC

近年3宗重大棚架火警:從四級到五級的大災難

1.2025年11月26日—大埔「宏福苑」外牆棚架大火(5級)
這場大火是香港歷史上規模罕見的五級火警,整座大樓外牆被密集竹棚架與綠色塑膠棚網包覆,火勢沿着外牆急速垂直與水平蔓延,大量居民被困,消防需大規模疏散。這次災難直接把「棚網是否阻燃」的問題推上檯面。
2. 2025年10月18日—中環「Chinachem Tower」外牆棚架起火(升級火警)
商業大樓外牆翻修時突發火警,棚架與棚網在短時間內被引燃,火舌沿高層延伸,街區一度被封鎖。
3. 2023年3月3日—尖沙咀摩天樓外牆棚架大火(4級)
這宗火警曾經震驚全港,亦是近年香港罕見的四級火警,外牆棚架與綠網全面燃燒,火勢沿建築外皮向上蔓延,濃煙覆蓋整條彌敦道。
潘焯鴻分析,這3宗火警都有一個共同點,「每一次火勢都在外牆棚架與塑膠棚綱上快速蔓延,助長成大型災害」,他認為「這不是巧合,而是可燃材料、劣質棚網、制度腐敗與監管崩壞的必然結果。」
大埔「宏福苑」大火是香港歷史上規模罕見的五級火災。圖/取自東方IC
大埔「宏福苑」大火是香港歷史上規模罕見的五級火災。圖/取自東方IC

文化遺產成火海幫兇?何謂「竹製鷹架」?優缺點一次看

「香港竹製鷹架」(廣東話常稱:竹棚、竹棚架)被視為「非物質文化資產」,是一種以「竹子」為主要材料搭建的外牆工作平台與支撐架,工人在建築、維修或裝修外牆時會站在竹架上作業,香港是世界上少數仍在高樓上大規模使用竹鷹架的地方之一。
竹製鷹架不僅廣泛應用於新樓房的建造,每年亦用於翻新數以千計歷史悠久的唐樓。由於其輕便、柔韌且能適應不規則外牆的特性,長期被視為香港建築業不可或缺的建材。
而這項傳統技術近年也面臨安全與耐久性質疑,竹材雖以柔韌度見稱,能在強風下吸收震動,但其天然材質亦伴隨風險,包括易燃、易受潮腐爛和長期使用後強度下降等問題。在高樓密集、施工空間狹窄的香港,一旦發生意外,工人及住戶安全都可能受到威脅。
香港竹製鷹架。圖/取自東方IC
竹製鷹架被香港視為「文化遺產」,是世界上少數仍保留此項傳統建築技術的國家。圖/取自東方IC

香港發展局:3月起50%需要使用「金屬腳手架」

部分翻新工程為加快進度或節省成本,使用的竹材未必經嚴格檢驗,加上圍網及尼龍繩亦可能具有易燃性,火災或高空墜落風險不容忽視。香港發展局3月也宣布,新建的公共建築項目中,50%需要使用金屬腳手架,以保護工人安全,並符合「發達城市」的現代建築標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