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宏福苑大火/獨特百年文化遺產助長火苗 結構技師點破竹編鷹架「助燃三大關鍵」
香港的竹棚鷹架為當地特色,但結構技師就點出三點釀禍關鍵。翻攝畫面

香港宏福苑大火/獨特百年文化遺產助長火苗 結構技師點破竹編鷹架「助燃三大關鍵」

mirror-daily-logo

2025/11/27 13:53:00

記者:

顏凱勗

香港宏福苑日前爆發五級大火,火勢沿外牆一路狂燒、難以控制,外界第一時間就質疑是否與當地工地常見、被視為傳統文化工藝的「竹編鷹架」有關。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結構技師戴雲發直指,竹編鷹架在這場災難中確實扮演重要助燃角色,其結構特性與現場條件「剛好組成最危險的火災環境」。
戴雲發指出,竹製鷹架因價格低廉、取得容易、可依地形自由剪裁,加上抗風性佳、搭建拆除快速,一直是香港老城區密集環境的最佳選項。「我們去香港看到他們的工地,都覺得技術很厲害,但也會替他們捏把冷汗。」他表示,竹架在狹窄地形仍能靈活施作,是香港工地數十年來的特色工法,但其材質本質上屬可燃物,在火場中反而成了劣勢。
從現場影像可見,橘紅火苗先在鷹架底部竄出,隨後沿著相連的綠色防護網向上攀升,整面外牆迅速陷入火海。戴雲發分析,此次火勢擴散之所以如此快速,至少有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第一,宏福苑建物間距十分狹窄,熱能易集中;第二,竹編鷹架本身可燃,一旦起火就會像「通天柴薪」般往上延燒;第三,現場風勢明顯,使火焰順著竹桿一路助長。「如果外牆防護未使用具防火等級的材料,延燒速度就更不用說了。」他強調,台灣現行工地外牆防護要求已大幅提高,防燃規範相對嚴格,因此較不易發生同類情況。
竹編鷹架在香港已有百年歷史,被視為獨特文化遺產,仍廣泛應用於工地與演舞台搭建。然而,香港政府今年已預告,未來將逐步以更堅固、安全的金屬鷹架取代。此案更凸顯安全疑慮,此次宏福苑施工現場疑似未搭配具防火效果的防護網,使竹架在高溫下迅速燃燒,形成外牆「火瀑布」。
這場大火不僅重創宏福苑,也把香港傳統竹編工法的安全性推上檢驗台。專家呼籲,文化工藝固然珍貴,但在高度城市化的環境中,安全規範是否應同步提升,已成香港無法再迴避的課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