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海外歐非事業迎來盛世 子公司執行長Suat喊「至少旺20年」
台泥子公司Cimpor Global執行長Suat Çalbıyık法說會上揭示2030戰略目標,挑戰營收35億歐元(新台幣約1271億元)。圖/台泥

台泥海外歐非事業迎來盛世 子公司執行長Suat喊「至少旺20年」

mirror-daily-logo

2025/11/27 23:09:00

記者:

陳宏銘

台泥在國內,因為轉投資的子公司三元能源電池廠爆炸,造成了110億元的鉅額虧損,但實際上,佈局歐、非低碳水泥市場多年的事業線卻強大到大賺。台泥子公司Cimpor Global執行長Suat Çalbıyık更豪氣地表示,未來10-20年持續看好,到底底氣在哪?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面對投資人詢問歐、非未來動能時,Suat提出了一個「水泥消費超級週期」概念,認為非洲與土耳其正站在未來20年成長的起跑點。從羅馬尼亞通往烏克蘭的大型工程,到土耳其震後每年50萬戶住宅重建計畫,台泥都已提前卡位,這無疑最有力的支持點。
至於,外界認為已經成熟的歐洲市場,Suat透露,葡萄牙其實才剛啟動1000億歐元(新台幣約3兆6327億元)基建計畫,而Cimpor今年市佔率已達55%,是伊比利半島市場的第一大基建水泥供應者。
Suat揭露策略細節後,台泥大家長張安平在場邊表示,像是「西非缺石灰石」等資訊本屬內部機密,如今曝光了,也代表台泥多年的全球佈局已經到位。他補充,也因為西非缺乏石灰石,反而讓擁有獨家鍛燒黏土技術的台泥具備絕佳優勢;而外界憂心的土耳其通膨,他也直說「完全沒有影響」,台泥靠高營運效率成功抵銷成本壓力,土耳其反而成為集團毛利最亮眼的市場。
在減碳與科技領域,Cimpor Global同樣走在業界前端。面對歐洲碳稅挑戰,台泥推出秘密武器「deOHclay(鍛燒黏土)」,預計2025年底前產能達150萬噸。Suat分享了一段令人動容的案例,兩年前,土耳其大地震後,公司導入「城市採礦」技術,將災區廢棄物轉化為重建建材,不只用技術降低碳排,也更具備人道價值。
同時,透過導入工業數位化系統「IndustrAI」與KUARTIS自動化採礦技術,Cimpor成功讓礦山生產力提升32%,展現高科技驅動的低碳轉型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