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聖宇在天氣風險公司臉書粉絲頁發文表示,今天持續受到大陸高壓帶來的東北季風影響,預期影響台灣的東北季風到了今晚也會慢慢開始減緩下來,在這樣的環境下,各地大致是多雲或陰的天氣,如果中高層雲向東移動較快的話,西半部地區下午之後有機會看到陽光開始露臉,降雨部分則預報得非常少,只有迎風面地區跟中央山脈沿線有些零零星星的飄雨機會。
今天白天在苗栗以北到東半部地區高溫20至23度,中南部地區高溫則在23至26度之間,今晚到明天(11月29日)清晨在中北部、東北部空曠地區仍要留意低溫發生的機會,尤其是雲量減少後如果配合輻射冷卻,可能會有13度或以下低溫出現的可能性。
吳聖宇指出,明後天週末北邊的大陸高壓東移出海,台灣附近風向轉為高壓迴流帶來的偏東風為主,同時南海的天琴颱風外圍北飄的中高層雲系也向東離開,轉為是較乾的空氣移入,整體天氣轉趨穩定,各地大致都是晴到多雲,沒有明顯降雨的機會。各地白天高溫也會有比較明顯的回升,北部、東半部白天高溫會逐漸回升到26至28度,中部、南部高溫也會逐漸回到28至30度,但是夜晚清晨溫度仍可能較偏低,中北部、東北部空曠地區仍可能出現13至15度低溫,尤其是輻射冷卻作用比較明顯的地方,日夜溫差變化大。
下週一(12月1日)仍是比較偏東風的環境,中高層有雲系自西邊移入,因此各地雲量較多,東半部地區以及各地山區有些零星降雨的機會,不過真正有比較明顯的天氣變化要等到下週二(12月2日)下一波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南下,配合中高層雲系通過,迎風面地區的降雨將會增多,轉為陰天有短暫陣雨天氣,其他地方則是多雲或陰的天氣型態。
吳聖宇表示,這波東北季風可能要一直影響到下週四(12月4日),要等到下週五(12月5日)才會趨緩。短時間內來看,一直到12月上旬影響台灣的冷空氣似乎都還是東北季風等級,暫時還沒有看到大陸冷氣團或以上等級冷空氣要南下的預報。
另外,夏天已經遠離,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粉絲頁「林老師氣象站」表示,今年日本和韓國都經歷了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夏天。日本,今年6至8月的平均氣溫要比往年同期高出攝氏2.36度,創下1898年以來的新高紀錄;韓國的平均氣溫,也創下自1973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紀錄。
日本不只是高溫,還高溫的天數特多,今年夏天就有9天超過攝氏40度,打破紀錄,且9月份仍有35個都府縣發佈中暑警報;光東京23區就有上百人中暑死亡,70歲以上高齡者占了80%以上。
韓國首爾市7月份夜間氣溫已連續22天超過攝氏25度,這是1907年10月有氣象紀錄以來,7月連續超過攝氏25度紀錄最長的一次;韓國今年中暑患者已逼近千人,為去年的2倍,疑因熱傷害而死亡人數也明顯上攀。
林得恩說,可能的肇因推估
- 第1,全球氣候變遷,使得極端熱浪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增加、強度也增強。
- 第2,太平洋高壓太過強勢,持續北抬掛在日韓地區,顯著的下沉氣流,形成熱穹效應,熱量散不出來。
- 第3,異常海溫偏高,且高的早(5月就開始)、高的晚(到9月還沒結束)。
- 第4,夏季白天熱量累積,夜晚降溫振幅減小,Hot night愈來愈多,熱量疊加效率變大。
- 第5,城市過度密集,人口集中,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大以及都市熱島效應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