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壽保險部分,台新人壽前三季稅後淨利為16億元;若加上新光人壽併入後(7/24~9/30)的獲利,兩家合計前三季稅後淨利為26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兩家整併後,新光人壽將保留品牌、續名營運;反而是併購方的「台新人壽」將走入歷史。原因很簡單,「新光人壽」三個字在台灣人心中太深刻,品牌力遠高於消失風險。
今年新光人壽的新契約動能明顯回溫。初年度保費(FYP)年增26%,達460億元,市佔率來到6.2%。更亮眼的是新契約CSM(合約服務邊際)衝上478億元,年增113%,顯示新契約價值明顯提升、體質全面轉強。
外幣保單更成為今年的新引擎。由於外幣保單能降低避險成本、改善資產負債匹配度,前三季銷售達290億元,年增46%,占整體FYP的63%,比重極高。
金控三寶、三本柱,除了銀行、保險,還有一個就是證券。在證券子公司方面,前三季稅後淨利15億元;若加上元富證券併入後(7/24~9/30)的獲利,兩家合計稅後淨利為28億元。合併後市場地位同步提升,經紀業務排名升至全市場第4名,股票承銷更一舉衝到第1名。
台新新光金控旗下子公司將陸續進行合併,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已於11月24日率先完成合併,今年台新證券表現同樣亮眼,至於投信事業,整合也在加速進行。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已於11月24日率先完成合併,合併後資產管理規模(AUM)達5,300億元,躍升為全台第九大投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