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球設計和建築公司Gensler最新的「2025 年城市脈搏」調查,過去1年,將近20%的人遷徙到別的城市居住。現在是人們尋求更實惠、更有活力的居住和工作場所的時代,所以才會特別做這項研究,瞭解是什麼原因吸引新居民來到城市,更重要的是,瞭解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想繼續在這座城市生活。
那麼,是什麼讓一座城市具有「黏性」呢?所謂的「黏性」,是指人們不僅遷入這做城市,而且能夠長期居住。黏性城市透過提供「讓居民願意留下來」的特質,促進城市穩定和活力。
黏性可以量化為每個城市人口中不太可能遷移的比例。不太可能遷移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黏性最強,能夠長期維持人口,進而增強城市的特色和壽命。
Gensler的「城市脈搏 2025:磁力城市」是基於對65個城市3萬3000名城市居民的調查分析,全球上榜從第一名到第十名城市分別是台灣台北市、越南胡志明市、新加坡、澳洲雪梨、德國柏林、墨西哥蒙特雷、德國慕尼黑、巴西聖保羅、加拿大溫哥華以及韓國首爾。
在這份調查的65個城市中最具黏性的國際城市往往是大型國家首都、國家最大城市或全球經濟強國。
研究指出,人們留在自己的城市是因為他們喜歡它並且有強烈的歸屬感從152個因素中,前五名分別是:
- 我在我的城市並不感到無聊。
- 我在我的城市感覺像在家一樣。
- 我為我的城市感到自豪。
- 我的城市正變得越來越適合養老。
- 我的歸屬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強。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培養深厚的情感聯繫,對於留住居民十分重要。僅僅建造經濟基礎設施是不夠的,城市還必須投資活力、社區、文化豐富性和社會聯繫。報導指出,這些品質能夠將城市從宜居之地轉變為繁榮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