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森政治清算 讓泰總理貝東塔走到政治懸崖邊緣
泰國總理貝東塔走到懸崖邊緣,在多方壓力與民意抗議下被停職。作者認為,軍方這次很低調,沒政變奪權就成為最大贏家。圖片取自東方IC

|即時

洪森政治清算 讓泰總理貝東塔走到政治懸崖邊緣

mirror-daily-logo

2025/07/06 06:20:00

吳芳銘/政治經濟觀察者
軍事的失言、外交的軟弱及信任的崩塌,讓泰國總理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走到懸崖邊緣。她隨即被停職,軍方這次很低調,沒政變奪權就成為最大贏家。
以通話內容發動攻擊的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雖遂達目的,表面看是得勝,但恐和塔信家族一起淪為輸家。反對派發動抗議群眾運動,大撈政治資本,伺機與軍方聯手打擊塔信家族、為泰黨,並就與柬國邊境採取更強硬立場,將廻力鏢打向洪森。
在被洪森擺了一道後,貝東塔終究沒躲過劫數。憲法法院裁決,暫停貝東塔總理職務。法院將審理由36名參議員提交的有關洪森與貝東塔 2人電話錄音洩露門內容,是否構成違憲和違反道德規範。
泰國參議院0票反對請願案,鐵了心要貝東塔辭職下台,行動,實際上代表了軍方的態度,疊加第2大黨自豪黨退出執政聯盟後,更動搖貝東塔繼續擔任總理的可能性,與為泰黨政府執政的穩定性。尤其是貝東塔面對停職、民調支持率狂跌21%,以及反政府示威者要求其下台的多重危機下。
坐困愁城的貝東塔,呈交給泰王批准的內閣改組名單,透露其精心設計的積極自救佈局:
一、原泰國國防部副部長納塔蓬 (Nattaphon Narkphanit)晉升為國防部長,這也是自2001年後軍方將領首次擔任國防長一職,藉以拉攏及修復與軍方關係。
二、貝東塔兼任文化部長,以以身份保留內閣參與權,以另外一種形式來領導內閣,但其政治前途仍取決於憲法法院的最終裁決。
三、副總理代理總理的微妙權衡關係。原先呼聲最高的代理總理是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普坦(Phumtham Wechayachai),因為這看似更符合軍方的利益。但最後出線看守的卻是另位副總理兼交通部長素里亞·莊龍琅集 (Suriya Jungrungruangkit)。
普坦在貝東塔被停職的同時,保有副總理職位,但卸任國防部長改兼內政部長。一是向泰國軍方妥協讓步,二是加強了對泰國警察系統的掌控,以利接下來選舉的操作。內政部長在泰國政府掌握重大實權,主管地方行政、警政和資源分配。
此前的內政部長是自豪黨領袖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貝東塔曾試圖用衛生部與國務部長兩個職位與阿努廷交換內政部,但遭到後者斷然拒絕,足見內政部的實權及重要性。這點亦是自豪黨退出執政聯盟的原因。
這個佈局呈現出對過渡時期的安排、妥協與權衡,並試圖同時繼續掌控執政局面,及應對可能提早前來的大選。只不過,至今貝東塔翻盤的籌碼已失去大半,形勢嚴峻。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日,泰国曼谷。泰国宪法法院当日审议要求暂停总理贝东丹职务的请愿,事涉其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通话录音泄露事件。请愿书指控贝东丹违反道德标准、缺乏诚信,要求法院裁决该争议事件。贝东丹当日仍按计划主持了每周内阁会议。_2025-07-04.jpg
貝東塔坐困愁城。圖片取自東方IC
在泰王出手後,目前軍方沒有發動政變,但貝東塔與為泰黨保住政權的可能性仍充滿變數:
一方面,為泰黨領導的執政聯盟議席僅勉強維持過半數,而貝東塔被停職無疑會加劇其他小黨派對執政聯盟即將垮台的疑慮;另方面,反對黨聯合推動不信任投票,疊加憲法法院同步審判,大選有提前到來的機率。
再者,若泰國政局再度陷入動蕩,軍方介入維穩的角色或是否發動政變備受關注。需知,塔信家族在泰國縱有很深廣的影響力,先後出過4任總理,卻始終不是軍方的對手。貝東塔被停職同一天,其父親塔信也正面臨誹謗王室指控的官司,以被告身份在曼谷刑事法庭接受審理,父女兩人只要想起2006年塔信被軍事政變推翻,及盈拉於2014年被法院判決而下台,深怕這回是不是又要被軍方和王室聯手做掉。
到目前為止,這次尚稱安靜的泰國軍方,算是穩賺不虧:權力看似在2023年大選後移交給文官政府,但因為當年大選的一系列變故,最終掌權的是西那瓦家族與軍方妥協後才推舉出貝東塔。
有人說,目前對塔信家族的態勢是一場政治清算,之前所有的赦免、妥協與和解似乎都只是假象?還是一場追殺正在重來?
其實,貝東塔這次所面臨的危機並非是一個單一事件,而是泰國政壇矛盾集合點的爆發。無論是他信家族與反對派之間的博弈,還是軍方始終搖擺不定的立場,以及與柬埔寨的國際與政權的關係,都讓此事件發生槓桿放大的影響效果。
貝東塔怨不得別人,她在處理泰柬邊境因短暫交火導致戰事升溫時,並沒有以泰國總理的身份強勢地壓迫對手,反而稱洪森為「叔叔」,試圖透過兩家世代的交情來換取對手的讓步,將塔信家族與洪森家族的私交,置於泰國的國家利益之上,完全失去作為總理應有的立場。
更不用說與洪森通話時,佩通坦試圖將邊境衝突的責任推卸到二軍區司令頭上,一舉觸動軍方紅線,挑起政治敏感神精,將自己推向泰國與軍方的對立面。
她甚至把泰國軍方視為對手,把敵人作為朋友,激化泰國政府和泰國軍方的矛盾和對立,也越過了泰國政壇與軍方的紅線。
如今貝東塔被停職,洪森也達成其目的。但攪亂泰國政局,並不意味著他是最後的贏家,畢竟泰柬邊境爭端不但還未解決,鷹派聲音更形抬頭,甚至可能因為泰國政壇變天,導致兩國戰戰局面的失控,這應是非洪森所樂見的迴力鏢和骨牌效應。
在貝東塔停職後,冒出狠人,洪森或腸子悔青。泰國反對派、泰國人民民主聯盟、黃衫軍領袖頌提·林通恭(Sondhi Limthongkul,林明達)放話,如果他當任總理將向柬出兵攻佔邊境多省外,還要進軍首都金邊。未來不論是誰上台,都不可能讓柬埔寨佔到便宜。如果洪森仍不冷靜處理,將導致雙方關係進一步惡化。尤其柬對泰的依賴,遠大於泰對柬的依賴。
其實,洪森一系列的爆料,對其自身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好處。首先,柬泰邊境問題不斷惡化,會讓柬國民眾厭惡這位煽風點火的始作俑者。其次,柬國軍方對於洪森所發表的一系列強勢言論尚未作出任何回應。最後,洪森的一系列內幕爆料讓其名譽和信用大幅降低,也沒人想與之交心暢談以免背刺。
回顧事件的發生,一段本應私密的對話被洪森刻意公開後,瞬間點燃泰國政治引信:反對黨攻擊她有辱國格,軍方和保皇派則以破壞軍隊形象為由逼宮。
洪森用離間計來借刀殺人,堪稱老謀深算。他明知泰國軍方與文官政府的權力制衡關係,卻故意將貝東塔的私下言論公之於眾,實質是挑動軍方與總理的矛盾。
不過,洪森對貝東塔的追殺,已遠過超邊境衝突本身,甚至連塔信也一併清算。他聲稱握有塔信誹謗王室的證據,指控西那瓦家族背叛道義,若冒犯君主罪成立,塔信可能面臨15年監禁。
洪森連坐式清算的背後,藏著三重算計:
一、轉移焦點,製造國際衝突凝聚內部力量:柬埔寨經濟差,青年失業率達21%,洪森之子柬埔寨總理洪馬內(Hun Manet)執政壓力巨大,製造外部威脅凝聚國內共識;
二、扶持親柬勢力,利柬佔主導權:建立與扶持親近柬埔寨的政黨執政,寄希在湄公河水資源分配及跨境貿易中佔據主導權;
三、貝東塔下台,讓柬埔寨在泰柬邊境爭議中,尋求獲得更多談判籌碼。
洪森為其子爭取續任柬國總理的博奕,隔山打牛,老江湖出馬,是否見好就收,還是憋著後手招數,且視其智慧。
当地时间2025年6月26日,柬埔寨奥多棉吉省(Oddar Meanchey),柬埔寨前总理、参议院主席洪森视察奥多棉吉省。_2025-07-04.jpg
作者認為:洪森連坐式清算的背後,藏著深層的政治算計。圖片取自東方IC
這次貝東塔執政危機有其深層癥結,長期以來來自泰柬邊界爭端引發的民族主義,與政治內耗共振的惡性循環,衝突頓時再次暴露出雙方深層次矛盾。
泰柬邊境爭議是個陳年歷史遺留,可追溯至1907年法國殖民時期所劃定的邊界。兩國共有17個官方邊境口岸,邊界線長達817公里,但對於具體界線至今雙方仍有歧見。
柬泰邊境衝突有2個主要關鍵的位置:一是柏威夏寺(Prasat Preah Vihear),是兩國佛教徒的重要歷史聖地,且處於戰略要地,但其歸屬問題成為兩國長期爭議的核心。自200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後,圍繞該寺及周邊地區,兩國已發生數十次武裝衝突。
二是衝博地區。該地區位於泰國烏汶府與柬埔寨柏威夏省交界,2000年後因主權歸屬未明被界定為維持現狀區。5月28日雙方的武裝衝突,儘管僅持續約10分鐘,但再次將兩國長期存在的領土矛盾推到世人眼球前。
殖民者留下的禍端,導致泰柬積怨頗深;同時,海牙國際法院的判決,為衝突埋下隨時引爆的地雷,一旦雙方矛盾激化,一點即燃爆炸。
在兩國疆界衝突與矛盾沈澱的歷史,已令民族主義成為泰柬雙方相互攻伐的武器,以及對內凝具共識與動員內部行動的利器。
對柬埔寨而言,柏威夏寺是吳哥窟文明的延伸,見證吳哥王朝的繁榮昌盛,代表著柬埔寨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形塑民族自豪感的重要來源。
對泰國來說,民族主義者認為柏威夏寺是泰民族崛起的縮影,且泰國在歷史上長期實際控制該地區,已將其視為泰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寺廟及其周邊土地,成為泰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象徵,涉及民族尊嚴。
回顧泰柬邊境衝突案例,可發現其國內政治局勢與雙邊關係緊張之間的共振。2008年,泰柬邊境局勢激化,與當時泰國國內反塔信與挺塔信政治衝突有關,反塔信勢力抓住塔信家族與時任柬埔寨首相洪森的密切關係,進一步激化街頭運動。這次塔信女兒主政的泰國與洪森兒子主政的柬埔寨,兩國國內都存在政治緊張局勢,在邊境擦槍走火後,再次成為矛盾聚焦的核心。
至於貝東塔是否有無翻身的可能?且先來看沒有塔信家族的泰國,有可能會出現三方割據的動亂情況,破壞了四方均衡的權力結構。
首先,軍方割據議會。泰國軍方會不斷干政,甚至推動臨時憲法、重啓任命制的參議院,250個議員席位全部都由泰國軍方控制。另外,若社會出現動蕩,陸軍司令甚至會直接以維穩名義接管政權,重演2014年政變模式。
其次,激進派割據民意。新興激進黨派開始割據地方,例如以人民黨為首的反建制力量會擴大發動更多的街頭政治運動,伺機擴大其政治勢力,進一步訴求民主改革,要求改革王權、削弱軍方,目前其支持率已經達到31.48%。如果出現政治僵局,街頭運動發展為暴力衝突,軍方或可能再次上台執政。
尚有,保皇派割據司法。保皇派控制的憲法法院,可能頻繁啓用倫理條款,對改革派的總理予以彈劾、罷免,而王室資產管理局可能進一步滲透到能源、電信等關鍵行業,擠壓平民的資本空間。
如此一來泰國將會陷入一個極其動亂的局面。泰國政府幾十年來一直在王權與民權之間尋找平衡,而他信家族正是這個平衡點。
可是如今他信家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這也是對泰國特有王權與民主模式的打擊。他信家族若淡出泰國政壇,那麼王權可能會反壓民權,屆時民選政府將成為象徵意義的存在,而王權會得到巨大的擴張。
在這種情況之下,代表民權的新興激進黨派勢必會與代表王權的泰國軍方發生激烈的衝突,而泰國數十年來的穩定局面也將被一舉打破。
這次泰王快速批准貝東塔對內閣改組的申請與名單,確實是拉了貝東塔一把,泰王明白如果塔信家族真的倒了,泰國王室或離危機也就不遠了,目前貝東塔處在懸崖邊緣尚有一線生機,但是能不能起死回生,還在貝東塔的應變。
歷史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正在重演。泰國似乎陷入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熟悉循環:西那瓦領導的政府上台後,立刻面臨著來自傳統權力中心、街頭抗議和議會外干預的日益增長的壓力,最終迫使他們下台。
泰國保皇派長期以來一直感到不安,因為塔信的民粹主義政策威脅其地位,以及泰國身份認同核心的君主制的地位。眼下的情勢更不利,貝東塔還面臨著來自反對她父親的保守派、保皇派的熟悉面孔的抗議。看來,泰國國內將經歷各種政治力量權力再分配的歷程,接下來無論是否要重新選舉,泰國政局都將進入一段不穩定的週期。
在外交事務上,由於國內政局動蕩,泰國可能會趨於內顧,在外交政策方面傾向於維持現狀,但在邊境問題和對柬埔寨政策上或更加強硬。洪森背上隨時要注意被捅的危險,尤其當泰國的邊界民族主義被熱烈激起,或是反對黨上台執政時。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