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光遠在致詞時表示,這次發行《非選舉公報》團隊每個人都花費幾億的腦細胞,他們認為罷免到了最後關頭,應該要有聚焦行動,因此才策畫將31名立委在立法院的「功績」一一列出來,說明是因為這些立委的表現惹怒民眾,才決定以大罷免回饋。
馮光遠說,他發現很多罷團在宣傳時缺乏資料性整理,他呼籲,全台罷團與公民支持者可自由下載公報內容,自行印製、轉傳、傳閱,透過人力在每個選區鋪天蓋地撒一遍。早在一、二階段時,團隊就曾在大安區大量塞信箱,當時還因為威脅到羅智強,對方也發行一份報紙,「可見塞信箱很有用。」
馮光遠提到,《非選舉公報》內容一目了然,讓選民清楚知道為什麼要罷免、要罷免誰,而這些具體事證也讓被點名的立委很難駁斥,他呼籲全台民眾把握投票前的關鍵階段,發動最後一波事實面的攻擊。
洪國鈞表示,團隊目前已整理出31名立委的質詢紀錄與提案內容,並製作成可公開下載、列印的資訊傳單,供民眾傳閱,「我們不是抹黑,而是把他們做過的事,原封不動呈現出來」,他相信當選民看到這些立委在國會中的言行,就會知道他們為什麼該被罷免。
楊力州指出,今天TaiwanAction已發表第17部影片,之後仍會播出更多影片,其實TaiwanAction也是另類罷團,只是透過影像方式在網路世界傳播,所有罷團都應該互相協助,不管是透過歌曲、文字、影片,方向選擇上都可以做思索,例如年輕選民對大罷免行動熱情比較弱,就可以尋覓不同群體目標來喚起罷免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