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台美關稅未定 國內車市大蕭條
今年上半年因預期關稅、貨物稅會降,市場產生觀望心理,要等車價降、撿便宜,導致車市蕭條,慘兮兮。

|即時

獨家/台美關稅未定 國內車市大蕭條

mirror-daily-logo

2025/07/10 06:45:00

記者:

陳宏銘

今年上半年車市颳起冷氣團,從本報取得交通部監理所資料、1-6月累計新車掛牌數不到20萬輛顯示,今年相較去年同期下滑了1成4。而該暖市的4月、該熱市的5月、該旺市的6月通通失靈,市場罪魁禍首就出在川普關稅政策和台美貿易談判,讓消費者產生關稅、貨物稅會大降,再等一下、晚點買車子會更便宜的預期心理,害慘車市,今年恐創下12年來,新車掛牌數首度跌破40萬輛的新低。
6月汽車銷售出爐,一共賣出3萬4320輛,往年上半年熱銷季節的5、6月,單月新車掛牌數都會在4萬輛以上,就算去年車市已經從高檔滑落,也還有4萬1589輛。今年4、5、6月的停看聽,連帶讓上半年車市大受影響,一共僅售出19萬8967輛,比起去年一口氣少掉了3萬3536輛。這是2013年後、12年來罕見的不到20萬輛掛牌數,整個車市冷冷清清。
傳統春節後為車市淡季可以理解,但今年開始要進入上半年旺季時,4月美國總統川普就對全世界開戰、宣布課徵10%基準、以及高額的對等關稅,而後雖暫緩實施對等關稅90天,讓各國可以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但也觸動了台灣進口汽車關稅會調降的預期心理。
20250709車市專題
關稅會調降的預期心理,造成車商不敢提關,車輛堆滿保稅倉庫。(東立物流提供)
6月下旬,經濟部產發署署長邱求慧看車市情況不對、趕緊對外表示,台美貿易談判是「先談關稅,有結果後,再來談貨物稅減免。」而且「進口車關稅調降只適用於美國車。」原來,進口關稅調降只會針對在美國生產的進口車,台灣大部分的車款不是國產、就是從日本、歐洲進口,根本與之無關。以去年45.7萬輛掛牌新車來看,僅有1.5萬輛是從美國進口的車款。而之後最有可能受惠的汽車品牌,純美系即是Tesla、Ford(僅Mustang從美國進口),以及在美生產的BMW、M-Benz休旅車,Infiniti、Toyota廂旅車。
至於會影響進口車、國產車價格的貨物稅,據參與談判規劃的知情人士表示,貨物稅一動就是全動,如果美國沒有談及貨物稅,財政部立場是能不動就不動。畢竟,貨物稅一年稅收1593億元(汽車占808億元、機車44.9億元)、加上奢侈稅便逾1600億元,這是國家極為重要的稅收來源。
假設真的要動到貨物稅,目前是朝降稅5%的方向去規劃,而非現階段已在實施的汰舊換新5萬元的貨物稅補助。現在,要讓車市真正解凍,除了車商自救,一切就要等到台美談判塵埃落定。
20250709車市專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