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點半,書記官一行人抵達位於台北市松山區長安東路2段225號合庫金控大樓的街口總部,準備對位於7樓的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執行查封,不過辦公室內一片空蕩,沒有看見任何員工上班,唯一在場的,就是街口電子支付總經理范庭甄,她一頭霧水的配合開門迎接,表示對於這場查封行動「事前並不知情」,連一樓的樓層指示牌上,7樓的「街口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牌也已拿掉。
現場可見,北院執行處書記官與泰山公司委任律師黃福雄進到辦公室後,仔細查看各項資產登記狀況,但很快發現現場資產全部都登記在「街口電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名下,並非債務人「街口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雙方當場確認並簽名畫押後,查封行動無功而返。
對於此次法院假執行的查封行動,總經理范庭甄回應,公司員工之所以未到場上班,是因為大樓9樓正在施工,現場氣味濃厚加上噪音過大,因此全員採居家辦公。她強調,街口支付及街口電子支付的營運「完全不受影響」,也對母公司董事長胡亦嘉日前在臉書上的貼文表示不知情。
此役源於泰山公司向街口金融科技提告,要求返還36億元投資款並勝訴,並已繳交約11億餘元擔保金聲請假執行。但街口金融科技的銀行帳戶早被提領一空,台新銀行甚至回覆部分帳戶結清、部分幾無存款,形同「海角36億」成追不回的空殼。
為了保護債權人,台北地院批准假執行及強制執行程序,泰山律師黃福雄今親赴現場配合書記官查封街口金科名下資產,無奈最後查無可執行標的,只能先記錄現況、簽名留存,再尋找下一步追償的可能。
泰山方面仍在緊追資金流向,而街口金融科技則可提出相當金額的反擔保以停止假執行程序,雙方攻防仍未落幕,《鏡報》也將持續關注,這起關係658萬用戶的電子支付巨額投資爭議,後續會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