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北院今率隊查封電支龍頭街口支付母公司資產 658萬用戶權益堪慮

|即時

獨家/北院今率隊查封電支龍頭街口支付母公司資產 658萬用戶權益堪慮

mirror-daily-logo

2025/07/10 15:02:00

記者:

王吟芳

攝影:

董孟航

國內電子支付龍頭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驚傳公司名下帳戶近乎歸零,老牌食品廠泰山公司提告索討36億元投資款案勝訴後,卻求償無門。《鏡報》獨家掌握,台北地院今(11日)前往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執行查封程序,欲扣足36億元財產,再拍賣變現。由於街口支付用戶高達658萬人,又是街口金融科技百分之百子公司,此查封動作後續是否影響用戶權益,備受關注。
北院司法事務官今下午2點半率隊直搗街口支付總部,地點就在台北市松山區長安東路2段225號的合庫金控大樓。據了解,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公司就在該大樓7樓;街口支付創辦人胡亦嘉去年9月收購、改名的「街口網路金融科技公司」則在4樓;至於街口電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登記地址也在該大樓8樓,但北院今日查封目標鎖定7樓的街口金融科技公司。不過各樓層員工中午過後陸續收到公司居家上班指令,紛紛離開辦公室。
20250710.街口金融科技公司中午臨時通知員工居家上班,辦公室僅留守少數人。顏凱勗攝
街口金融科技公司中午臨時通知員工居家上班,辦公室僅留守少數人。顏凱勗攝
街口金融科技前年驚爆出售4成股權給老牌食品大廠泰山公司,交易金額高達36億元,為市場投下一枚震撼彈。但泰山公司當時爆發經營權爭奪戰,2023年5月底新經營團隊入主後,不認同此交易案,以交易程序違法為由,向街口支付母公司提出返還投資款的民事訴訟。
今年5月13日北院判決出爐,法官判決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公司需全額返還35億9580萬元投資款及5%年息,並准許泰山繳交11億9860萬元擔保金後,可啟動假執行程序。
5月22日泰山公司依判決主文,正式向台北地院提繳11億餘元擔保金,要強制執行街口支付母公司113年度名下銀行帳戶及股息紅利等所得。但街口支付母公司的往來銀行卻回稱帳戶「近乎歸零」,當時泰山匯入台新銀行帳戶內的36億元也不知去向。
據了解,台新銀行回覆稱,街口金融科技公司相關5個帳戶「有的結清、有的幾無往來,有的存款不足千元」,實際執行結果是未予查扣;就連當初泰山匯入36億元投資款的台新銀行收款帳戶,也已被提領一空。
電子支付龍頭街口公司唯一股東,就是其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母公司帳戶歸零一事,上週三(3日)經《鏡報》獨家揭露後,胡亦嘉親上火線對外聲明時,僅強調泰山公司仍是街口金融科技的股東、街口有權運用這些投資款等,卻閉口未談36億元投資款下落,泰山公司為恐求償無門成為無法追討的「海角36億」,緊急再向北院聲請查封街口支付母公司相關財產,後續再透過拍賣程序變現。
20250710律師們在街口支付母公司討論查封內容。
律師們在街口支付母公司討論查封內容。
律師解釋,為保護債權人利益,避免債務人利用上訴延宕訴訟擴大損害,《民事訴訟法》設有假執行制度,亦即在案件起訴後、直到判決確定前,若第一審或第二審法院在判決主文中有宣告假執行,債務人就可提存一定金額的擔保金,聲請查封、拍賣債務人名下財產,不像假扣押、假處分只能執行查封而已,因此效力更為強大。
另一方面,若債務人拒絕資產在判決確定前遭假執行查封拍賣,也可提供反擔保停止假執行程序。台北地院在本案判決主文就宣示,若街口金融科技提出35億9580萬元、亦即雙方爭訟的全額預供擔保,即可免為假執行。

★本文為《鏡報》獨家報導,歡迎各界引用並明確標註來源;照片攝影版權所有,請聯繫《鏡報》取得授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