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
2025/09/01 10:59:00
行政院今天(1日)上午舉行卸新任秘書長交接典禮,將卸任的秘書長龔明鑫致詞結束時,行政院長卓榮泰以驚喜嘉賓身分現身會場,讓現場來賓與媒體都相當意外。新任秘書長張惇涵致詞時則說,他會做好秘書長這個控球後衛的角色,貫徹執行卓榮泰總教練的戰略目標,不只會讓區域聯防迅速補位,也會讓轉換快攻推進有序,無論是擋切或傳切,他都會把球快速精準傳向讓團隊得分有利的位置。

即時
2025/09/01 10:03:00
內閣新人事今天(1日)上線,行政院上午舉行卸新任秘書長交接典禮,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表示,將卸任的秘書長龔明鑫身為行政院長卓榮泰的幕僚長和卓朝夕相伴,「可以說是我們卓院長的一張明星王牌」;對於新上任的秘書長張惇涵,鄭也誇讚他是一位跨領域的政策控,相信他的加入可以讓行政院的施政更貼近民意,期待他能帶來改革新氣息。

即時
2025/08/28 12:27:00
行政院長卓榮泰、副院長鄭麗君今天(28日)上午率領行政院準秘書長張惇涵、準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兼政委葉俊顯等11名新任部會首長現身記者會。卓榮泰表示,他未來會要求所有內閣團隊要有感施政,從他本身做起。另介紹到原住民族委員會準副主委、「假日飛刀手」陳義信時,卓也打趣地說,「他以後沒有假日了」,每天都要投出好球。

即時
2025/08/27 18:18:00
大罷免落幕後,行政院進行大規模內閣改組,共有16位部會首長與次長異動。其中,現任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將接任經濟部長,與將任國發會主委的前中經院長葉俊顯組成「經濟雙箭頭」。龔明鑫為各界公認的總體經濟專家,擁有豐富的實務歷練,葉俊顯也兼具堅實的學術背景和實務經驗,外界看好在2人合作下,能為台灣帶來更穩健的經濟前景。

即時
2025/08/25 09:36:00
繼22日經濟部長郭智輝、數發部長黃彥男、教育部次長葉丙成相繼請辭後,總統賴清德23日晚間也宣布內閣將啟動必要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25日)表示,目前所知幾位向行政院提出辭呈的部會首長之外,還有幾位還在徵詢思考當中,新內閣的組成,希望可以得到國會跟國人支持,所有行政團隊每一單位組成結構都要全面性調整,才可以因應國人期待。

即時
2025/08/23 12:29:00
823前夕,內閣多名首長宣布請辭,其中包含外界多次點名應下台的經濟部長郭智輝。對此,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23日)上午受訪時為郭智輝抱屈,認為郭偶爾發言沒那麼精準,不過郭很努力做事,並質疑郭上任後「還有人趁機在勾他一腳,讓他跌倒」。對於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將接任經濟部長,童指出,他和龔是老朋友,相信他接任經濟部長後會繼續加油。

即時
2025/08/23 11:10:00
內閣改組啟動,經濟部長郭智輝、數發部長黃彥男昨陸續請辭,後續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預計將接任經濟部長一職,行政院秘書長則由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接下。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23日)批「完全稱不上有任何新氣象」,無法讓人期待,行政院長卓榮泰應下台,內閣也要全面改組。

即時
2025/08/22 13:01:00
726首波大罷免落幕後,內閣改組呼聲四起,為回應民意,賴清德政府預計在823罷免投票結束後展開新一波人事調整。據了解,現任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將轉任經濟部長,接替頻遭點名下台的現任部長郭智輝。而負責黨政協調與朝野溝通重責的行政院祕書長,則將由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接任。

即時
2025/08/11 18:39:00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天(11日)下午率秘書長龔明鑫、政務委員楊珍妮等人就主要國家談判情形說明。龔明鑫會中樂觀表示,經過談判團隊努力,關稅從32%一路降到現在20%,整體衝擊幅度少了50%以上。至於產業衝擊,龔明鑫評估,在機械業或工具機部分,主要競爭對手是德國和日本,後續政府會持續協助企業轉型,把AI技術導入工具機的發展。

即時
2025/08/06 18:03:00
美國對台加徵20%暫時性關稅上路前夕,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及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天(6日)下午向媒體說明關稅議題。對於外界關注攸關半導體產業的232條款是否會併案協商,龔明鑫強調,我方會試著將兩者放到一起討論,並且盡可能去爭取對台灣最合理、有競爭力的一個稅率。

即時
2025/08/06 17:02:00
美國對台加徵20%暫時性關稅將於明天正式上路,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今天(6日)下午偕同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等人向媒體說明關稅議題。顏慧欣表示,台灣談判團隊在7月31日前就獲得通知,指台美是還沒有完成總結性會議,是持續協商的國家,因此明天不會是雙方談判截止日,後續還會持續磋商。

即時
2025/06/20 11:39:00
AI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20日)表示,AI將是未來國家發展重要方向,行政院短期將推動「AI新十大建設」,期待可以帶領台灣在關鍵技術、產業能力,以及基礎建設上能夠有十足發展,未來也會讓台灣成為「AI科技智慧島」,而希望把科技業帶向全世界,立足台灣,佈局全球,加強美國。
熱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