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
2025/10/07 06:10:00
聯合國開大會,主席貝爾伯克見了中共總理李強。事後,中共官方媒體說,貝爾伯克宣稱,聯合國2758號決議意義清晰,本屆聯大堅定恪守一中原則。我方外交部說,貝爾伯克在官方X平台發文,提到會面,但沒說這事。

即時
2025/09/30 09:00:00
9月30日是國際翻譯日,無論是書籍、會議,還是跨文化交流,翻譯人員都在默默地連結世界。這一天不僅向所有翻譯工作者致敬,也紀念翻譯守護神「聖傑羅姆」,並提醒我們,語言不只是文字,更是理解與信任的橋樑。

即時
2025/09/27 06:30:00
何清漣/作家、中國經濟社會學者,現今流亡美國

即時
2025/09/23 09:41:00
紐約非營利組織Concordia近日舉行峰會論壇,並邀請總統賴清德發表錄影演說,賴清德演說片中提到,台灣推行「價值外交」與志同道合的國家緊密合作,建構經濟安全與供應鏈韌性,與國際夥伴互補合作,同時強化國防力量並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讓台灣更強韌、更安全,世界民主的防線就能更穩固。

即時
2025/09/22 15:49:00
就在聯合國大會於紐約召開的前夕,英國、澳洲及加拿大於本月21日相繼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不顧以色列與美國反對。法國也預計在今(22日)宣布支持巴勒斯坦國,葡萄牙則是也在稍早宣布承認。

即時
2025/09/10 13:17:00
今年度聯合國大會昨天開議,跨黨派立委11日將組團赴紐約訪問,但成員之一的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因不滿外交部昨表示不排除以「台灣」之名爭取加入聯合國,故取消行程表達抗議,「中華民國派的我不能接受」。對此,外交部今天(10日)回應,跨黨派立委視導團赴紐約爭取我國參與聯合國的作法已行之有年,參與聯合國體系也是全民共識,並獲跨黨派支持。

即時
2025/09/09 12:03:00
聯合國大會自今天(9日)起登場,國際民航組織(ICAO)也將在蒙特婁舉行3年一度會議,外交部今天舉行記者會說明台灣今年推案策略。外交部常務次長葛葆萱透露,我國積極爭取參與聯合國,首推以「中華民國」,也不排除「台灣」。此外,立法院也籌組跨黨派立委訪團,包括民進黨立委王正旭、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及民眾黨立委麥玉珍,將於11日赴紐約參與相關活動。

即時
2025/09/02 10:55:00
阿富汗東部8月31日深夜11時47分許(台灣時間9月1日凌晨3時17分)發生規模6.0強震,震央位於楠格哈爾省(Nangarhar)賈拉拉巴德市(Jalalabad)以東約27公里,震源深度僅8公里,屬於淺層地震。這次強震重創庫納爾省(Kunar)與楠格哈爾省等地,目前已造成超過800人死亡、逾3000人受傷,死亡人數恐持續上升。

即時
2025/08/30 09:00:00
每年的8月30日是國際失蹤者日,這一天旨在喚起全球對因各種因素而遭遇強迫失蹤者的關注。所謂強迫失蹤,是指個人被國家機構或相關權力組織秘密逮捕後,對其下落不予告知,剝奪其基本人權與法律保障。這種行徑常被用作政治迫害或社會控制的手段,使受害者家庭和社區長期生活在痛苦與不安之中。

即時
2025/07/12 09:00:00
每年春夏之際,沙塵暴總會席捲亞洲多個地區,帶來空氣品質惡化與健康威脅。你是否曾因為天空變黃、呼吸困難而感到不安?事實上,沙塵暴不僅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對全球環境造成深遠的影響。2023年,聯合國正式將7月12日訂為「國際防治沙塵暴日」,希望全球共同正視並攜手解決這項挑戰。

即時
2025/07/11 09:00:00
隨著科技進步和醫療條件改善,全球人口持續快速增長,2025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約達82億。這不僅是數字的增加,更代表著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人口的變化深刻影響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社會結構與文化交流,因此每年的7月11日被定為世界人口日,提醒我們關注人口議題,推動永續發展。

即時
2025/06/30 09:00:00
每年6月30日是「國際小行星日」,紀念1908年通古斯事件,提醒世人關注小行星威脅。透過全球宣導與行動,提升大眾對近地天體的認識,守護地球未來安全。
熱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