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鬆綁真相3/換屋族18個月緩衝是開設人道走廊? 專家提3招避資金斷鏈
專家認為,換屋族採取「先賣後買」才是上策,避免財務風險與交屋糾紛。非當事人。(東方IC)

|時事

新青安鬆綁真相3/換屋族18個月緩衝是開設人道走廊? 專家提3招避資金斷鏈

mirror-daily-logo

2025/09/12 05:28:57

記者:鏡週刊
央行政策鬆綁,對於換屋族「先買後賣」的切結期限,從原本的1年放寬到18個月,市場熱議是為換屋族開闢一條「人道走廊」,有更充裕的時間賣掉舊屋,且避開第2戶的限貸限制。然而,實際執行持續面臨挑戰,銀行收切結書的意願仍低,恐怕只是紙上福利,政策雖放寬,但流程業務並未同步調整,仍難紓解換屋族的痛點。專家提醒,換屋族採取「先賣後買」才是上策,避免財務風險與交屋糾紛。

從央行的資料可看出換屋族的困境,2023年6月至2025年5月,本國銀行辦理換屋協處案件共2,142件,「其中,每月先買後賣切結1年出售的件數不到100件,顯示換屋族考量貸款的難度而縮手,因此真正跟銀行簽切結的數量很有限。」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觀察。

曾敬德分析,「先買後賣」在市場上是很正常的交易行為,因此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針對名下已經有1戶房貸的換屋族群,可以在切結後的1年內賣掉,以爭取較好的貸款條件,「不過,後來銀行資金有限且將資源留給首購族群的狀況下,加上後續還要追蹤客戶1年內是否賣掉,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稽查,銀行就不是很努力去爭取這樣的貸款業務。」而換屋族可掌握3大策略。

1、「先賣後買」最穩健

「目前銀行普遍對切結書持保守態度,我建議『先賣後買』為首選,雖然賣掉舊屋後,需要經歷一段『無殼』的過渡期,可考慮在外租屋,或向買方爭取『售後回租』,做為暫時的住所。」房貸專家喬王說認為,「先賣後買」能解除同時承擔2筆房貸甚至資金斷鏈的壓力,避免因鑑價或核貸問題,在交屋前被迫補錢或違約。

選擇「先賣後買」雖然可以回復首購身分,享有最高借貸85成、最長40年還款期限的首購優惠,財務負擔較低,但永慶房屋契約部資深經理陳俊宏提醒,換屋銜接期,仍需爭取搬家及找新房的時間。

2、配偶申貸,留意稅負規定

部分換屋族為避開第2戶限貸令且爭取首購優惠利率,會由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員申貸,陳俊宏提醒,房屋買賣需課徵房地合一稅及土地增值稅等稅率,若想符合「2年內自住重購退稅」資格,就要留意:房地合一稅的重購退稅,可使用配偶名義出售或購買房屋,但土地增值稅的重購退稅,買房和賣房的登記人,必須為同一人,才符合資格。

3、評估舊屋市場性

房市走入下行區間,換屋的時程也要拉長,出售舊屋之前,應評估房屋屋況是否老舊、地段是否偏遠,整體條件較差,或是高總價大宅,都不符合首購市場的需求,這類房屋銷售難度高,就會需要較長的去化時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