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落榜等兵單時,19歲的馮傑第一次接觸到餐飲業,「我到一個法國餐廳打工,很累!但充滿樂趣。我那時負責愛爾蘭咖啡的桌邊服務,要推一個小桌子到客人旁邊,把燈光調暗後,再點火焰左來右去。」有趣的打工經驗,加上父親認為台灣餐飲業發展大有可為,退伍後他即赴美攻讀餐飲管理。
母教英文 在美有自信
「比較幸運的是,我媽媽是英文老師,我很早就接觸英文,所以到美國會比較有自信,都是跟美國同學一起修課,一起Party。」大學畢業後,馮傑先在美國的連鎖飯店工作2年,隨後回台進入台北君悅擔任儲備幹部。

「其實我們這個行業很特別,可以在工作的時候吃吃喝喝,因為那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當時君悅的總經理也很愛玩,他對行銷這一塊很在行,所以我們經常辦Party,譬如跨年賣票券或是幫美商辦Party,然後我們可以邊工作邊玩,做出跟其他飯店的差異化。」
在台北君悅時,他曾負責改造知名的義大利餐廳ZIGA ZAGA,「它白天是餐廳,但晚上搖身一變成夜店,那時請到大師季裕堂設計,打造了2個酒吧,一個吧檯在正中間,很多客人跳個舞想要回來喝一口,那個叫做Action Bar,Bartender(調酒師)動作要很快。但你不能整晚都在瘋狂地嗨,有時候你想要休息一下,我們有另一個Long Bar,Bartender就要跟客人多一點的互動。」

樂辦派對 邊工作邊玩
讓馮傑最難忘的PARTY經歷,是為一位即將離任的君悅總經理舉辦的告別派對。「我們以 007 特務為主題,安排他坐在滿載海鮮的小貨車上大街登場,還秘密邀請他遠在英國的2個兒子給他驚喜。當時甚至還計畫動用租金要十幾萬元的直升機,從松山機場飛越君悅飯店上空,然後停在飯店。後來因天候取消,但整場活動充滿創意與情感。」這些費用都是由君悅的業主新加坡豐隆集團買單,但創意來自他與飯店同事。
他自己離開台北君悅時,同事為他租了一台公車,辦了一場「Bus PARTY」,巴士上設有長桌,一路喝,還包下美麗華摩天輪上去喝。

馮傑感慨的說,「這種盛況如今已難再現,它象徵了那個年代飯店文化的自由奔放,以及工作與樂趣完美結合的精神。當然,背後也需要業主的全力支持。」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