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被視為台灣能源轉型重要政策的光電產業,近2年卻因弊案頻傳蒙上陰影,網友質疑聲浪四起,甚至出現AI造假影片。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能源。」蔡佳晋表示,民主是尊重不同的發言,但現在很多判斷是出自個人想像,而不是科學實證,已經影響到整個社會風氣,以及目前30幾萬從業人員的付出。
外界謠傳水庫用清潔劑洗光電板一事,蔡佳晋表示,確實有部分養雞場或豬舍及化學工廠的屋頂型光電板,是因為有油汙沾附的局部清潔,但一般光電板真的只需清水沖洗灰塵。
不斷抹黑後,若把光電業打趴了,其實是全民受害,因為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們買不到綠電,RE100的目標沒辦法達成,會失信於國際,萬一因綠電指標達不到而被迫出走,更是全民受害。
「日前台積電一直打電話來問我還有沒有綠電?我說:『我們也沒辦法了。』」不少光電業者對本刊說。
蔡佳晋說,其實大多數的大型地面光電站產出的電,早就被半導體業直接買下,沒剩多少能賣給台電,所以一般的民生電價調漲、真的不是太陽能發電的問題,主要還是國際燃料價格的波動。
也因社會氛圍不友善,中央到地方政府,開始對綠能案審批牛步化,現在太陽能地面型案開不出來,審批時間越拖越久。
「我們綠電一直當配角,被認為跟農業搶地,但未來能源才是國家的基本。」蔡佳晋說,其實光電不會掠奪農民的工作,反而為老農生計多一分保障,讓農地產值提高,才是發展農村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