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的PC,在CPU之外還有搭配CPU使用的晶片組,英特爾不僅是CPU的霸主,也是晶片組的一哥,而輝達推出的GPU獨立顯卡漸受市場歡迎後,順勢推動nForce晶片組,起初英特爾與輝達在2004年簽訂交叉授權協議,輝達藉由獲得英特爾匯流排技術、得以生產與英特爾處理器相容的晶片組,英特爾則獲得SLI繪圖技術。
隨著輝達nForce受到歡迎,英特爾改變遊戲規則、推出使用不同匯流排技術的新CPU,阻止輝達晶片組繼續在英特爾生態系中吃香喝辣,雙方在2009年鬧翻,英特爾先發制人、輝達上法院反告,打得難分難解,2011年雙方和解收場,英特爾為了獲得輝達GPU授權而支付高達15億美元的授權金,然而輝達付出的代價,則是退出晶片組市場。
接下來,英特爾不願放任在GPU市場獨領風騷的輝達,在英特爾CPU、晶片組獨霸的PC坐享其成,便透過自己在CPU的主導地位,將GPU整合至CPU中,來鯨吞輝達的衣食父母:GPU獨立顯卡。
一剛開始英特爾勢如破竹,整合CPU與GPU的處理器很快就成為PC的標配、擠壓輝達的生存空間,可是,當電競玩家用搭載英特爾的整合式處理器玩3A遊戲大作、玩的卡卡頓頓,反觀加裝輝達GPU獨立顯卡的PC卻擁有非常流暢的體驗時,輝達重新站起來:英特爾提供非遊戲重度玩家「夠用就好」的體驗,輝達則以極致性能服務願意多花錢的重度玩家,並且享受這群死忠玩家帶來的高單價、收割利潤。
正是因為過去30年,黃仁勳三番兩次從英特爾的必殺技中逃生,黃仁勳過去才會說出,輝達在英特爾主導的地盤上向來採取撤退戰略、以求生存,他一直到了在2023年間、當時AI才剛剛紅起來時,還説「直到今天,我們都不跟英特爾競爭。」黃仁勳甚至形容,輝達和英特爾的關係就像卡通湯姆貓與傑利鼠,「他們一靠近我們,我就拿起晶片趕快跑走。」
現在黃仁勳面對英特爾不僅不避戰,更開闢新戰場,日前黃仁勳也意外與英特爾執行長劉立武共同宣布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輝達將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雙方將攜手開發整合英特爾CPU與輝達GPU的新產品,AI為輝達與黃仁勳帶來的底氣,可見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