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內部人士對本刊透露,派赴美國亞利桑那廠解決建廠及量產進度延宕的救火隊長—副總經理王英郎,原本年初就要升任資深副總,各界都以為這次回台就能高升,但至今已2個月,升遷案仍未拍板。
「王英郎正面對負責先進製程的副總經理張宗生的強力挑戰。由於先進製程是台積電遙遙領先三星、英特爾,壟斷全球九成以上AI晶片市場的關鍵。」知情人士對本刊說,「張宗生負責先進製程,他懂的技術很少人可以取代,截至今年第三季為止,先進製程占公司整體營收比重已經達到74%,台積電可以讓他離開嗎?王英郎的確很有一套,支持他的人也很多,但是他專長的工廠營運,內部懂的人也較多,所以對CC來說,很難不深思利弊得失。」
半導體界暱稱「阿郎」的王英郎,不僅是台積電歷任最年輕的副理、技術處長和廠長,49歲升副總經理,創下台積電最年輕副總紀錄,在台積電的官方網站上,王英郎的排名也是副總經理群的領頭羊。
「除成功救火美國廠帶入量產,阿郎也是在7奈米量產與英特爾決戰取勝的關鍵人物,由於7奈米無法完全由人工調機,他藉重AI調校設備維持生產品質的創舉,對台積電製程往前推進非常重要。」曾跟王英郎打拚的同事透露。
比王英郎晚3年才升副總的張宗生,台積電內部則稱他為「生哥」。平常就大量閱讀論文的張宗生,常要求團隊跟進廣泛讀論文。「他常說:『要做更先進製程的研究,就得讀更多。』還說:『要有50%的時間,讓員工去想新的事情。』」率領4,000名研發大軍的張宗生自有一套領導哲學。
在張宗生帶領下,台積電3奈米製程不但遙遙領先、訂單爆滿,就連過去的競爭對手三星,也變成了台積電的客戶,因此,今年在產能增加6成的情況下仍供不應求,高雄最新的2奈米廠也由他掌帥印。
王、張2人在台積電中生代中表現傑出,就連創辦人張忠謀也透露:「退休後,王英郎、張宗生都會來看我,2人就像雙胞胎常常坐在一起。一人負責生產製造,一個負責研發,2人密切合作就是台積電的致勝關鍵,」可見2人在半導體教父心中的重要性。
「這次羅唯仁跳槽英特爾,更讓身為掌門人的魏哲家,必須權衡維護公司團結、增進競爭力,以及培養人才等方面的利弊得失,通盤考量以後才能決定,究竟是拔擢誰,為此,魏哲家已陷入兩難之局。」業內人士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