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翁倩玉主演《萬博追踪》重修復 楊貴媚大阪世博見證「台灣感性」
影視聽中心也特別將特別播放《萬博追踪》(1970)修復版片段,讓大家重回當年大阪萬博場景。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即時

1970翁倩玉主演《萬博追踪》重修復 楊貴媚大阪世博見證「台灣感性」

mirror-daily-logo

2025/07/11 12:47:00

記者:

田瑜萍

文化部將於今年8月盛大舉辦「We TAIWAN」參與大阪・關西世博,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影視聽中心)也特別策劃「台灣電影的璀璨今昔」專題影展,精選10部從1960年代至2020年代的重要作品,呈現台灣電影在地文化與時代精神的豐富樣貌。
影展將於8月11日至20日於百年歷史建築的大阪中央公會堂舉行,呼應世博會主題「創造閃耀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Designing Future Society for Our Lives)。這次影展選片也特別呼應近年在日韓間受到關注的「台灣感性」風潮,展現城市地景的詩意、跨世代的情感流動與文化深度。
此次邀請金馬影后楊貴媚、《哈勇家》導演陳潔瑤、《書店裡的影像詩》導演侯季然3位創作者共襄盛舉,並將於映後與觀眾對談,分享創作與台灣文化的連結。

10部代表作 重現台灣電影的時代光譜

紀錄片部分,從白景瑞導演實驗之作《台北之晨》(1964)、陳耀圻的青春紀錄《上山》(1966),到張照堂攝影鏡頭下的民俗紀實《王船祭典》(1979),完整展現台灣不同世代的影像語言與地方精神。
劇情片方面,橫跨台語片黃金年代的奇幻作品《大俠梅花鹿》(1961)、新電影經典《光陰的故事》(1982)、侯孝賢坎城代表作《千禧曼波》(2001),到融合冥婚文化與現代家庭議題的票房黑馬《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2022),帶觀眾一窺台灣電影的多元樣貌與風格演進。
20250711國寶級導演白景瑞早期的實驗之作《台北之晨》(1964)。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國寶級導演白景瑞早期的實驗之作《台北之晨》(1964)。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影后與導演齊聚 探索台灣文化與影像記憶

重點放映影片包括楊貴媚主演、李安執導、經典美食電影《飲食男女》(1994);刻畫原住民家庭故事的金馬最佳影片《哈勇家》(2022);以及最新記錄台灣獨立書店文化的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停駐與穿越》(2025)。三部作品皆安排映後座談,邀請創作者親自與國際觀眾交流台灣文化的核心價值與當代表達。

重溫1970年大阪萬博記憶

本次影展更特別穿插播映已完成數位修復的珍貴影片片段,1970年中影為大阪萬博製作的《萬博追踪》,由翁倩玉主演,以電影致敬台灣在世界博覽會上的歷史參與。完整版將於今年9月正式公開,見證台灣影像遺產修復的重要成果。
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褚明仁表示:「透過這場影展,我們不只希望世界從電影認識台灣,也期待觀眾成為文化記憶的見證者與參與者。典藏與修復是文化保存的工程,但最終仍需要觀眾的觀看與交流,讓這些影像真正發光。」
「台灣電影的璀璨今昔」活動資訊
放映地點:大阪中央公會堂
活動時間:2025年8月11日-8月20日,共12場次
報名方式:請至 We TAIWAN 官網 https://wetaiwan.tw/zh-TW/program/26 或透過官方 LINE 帳號(@we_taiwan)免費預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