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交通委員會今審《媒體議價法》 數發部擬推「共同分潤平台」解套
數發部次長林宜敬說明,數發部已向國科會申請經費,將打造「台灣優質媒體共同分潤平台」,讓所有媒體可以得到合理的收入。(圖/袁維駿攝)

|即時

立院交通委員會今審《媒體議價法》 數發部擬推「共同分潤平台」解套

mirror-daily-logo

2025/08/06 10:55:00

記者:

袁維駿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上午舉行聯席會議,審查《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法》等草案,不過朝野對於是否立法仍未有共識。數發部次長林宜敬說明,數發部已向國科會申請經費,將打造「台灣優質媒體共同分潤平台」,希望透過統一訂閱、聯合勸募及自動分潤機制,讓所有媒體可以得到合理的收入,目前媒體跟數位平台方都覺得可行。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上午舉行第2次聯席會議,審查《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法》等草案。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表示,媒體產業等待《媒體議價法》已經非常久了,現在媒體市場太過扭曲,大型數位平台可以拿到6到8成廣告收入,辛苦的新聞產業卻不能分享成果,因此立法院有必要幫媒體修正法令。
王鴻薇透露,據她所知各個新聞媒體都希望該法盡快上路,有多名媒體前輩告訴她,就算推動這項法案會受到平台懲罰性報復也必須要推動,呼籲立法院及在場委員不要變成Meta發言人,應該理會廣大媒體產業的聲音。
民進黨立委張雅琳則說,在場所有人都支持新聞有價的核心理念,王鴻薇說她聽到媒體都很支持,但自己聽到有些媒體並沒有完全支持,從加拿大及澳洲經驗來看,推行相關新聞法案的成果都是失敗的,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今天提出考慮撤回《線上新聞法》,想必有他的顧慮。
張雅琳提到,2023年8月Meta停止新聞內容在相關平台推播,對媒體數位營運產生劇烈衝擊,像加拿大新聞機構每天瀏覽減少1100萬次,FB、IG上的參與度減少85%,212家或30%的地方媒體不再活躍,資訊流通被迫中斷。
張雅琳認為,強制議價非但沒有辦法解決新聞產業困境,反而影響使用者權益跟新聞可見性,甚至影響到媒體流量,進一步導致廣告受影響,如果今天倉促立法,反而對媒體產業是一大傷害。
對此,數發部次長林宜敬說明,強制議價法立意良善,但是實行上仍有窒礙難行之處。因此數發部已向國科會申請經費,將打造「台灣優質媒體共同分潤平台」,希望透過統一訂閱、聯合勸募及自動分潤機制,讓所有媒體可以得到合理的收入,假設每個閱聽人每月支付新台幣300元聯合訂閱,平台會依照報導點閱數分給不同媒體。
林宜敬解釋,他們積極向Meta、Google等數位平台協商,希望平台方可以捐款納入這個機制,雖然這個機制目前仍在籌劃階段,但已經找了10幾家台灣媒體去做初步溝通,包括中央社在內回應都相當正面,Meta跟Google也覺得可行。
林宜敬說,這個法案其實牽涉到多個部會,像是數位平台產業是數發布主責,媒體產業部分則是文化部管理,廣播電視媒體方面發照跟監管則是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希望立院可以再給數發部3至5個月時間去跟媒體溝通,用科技方式解決取代立法,如果各方關係者最後還是覺得要立法,屆時數發部也樂觀其成且會積極配合。

延伸閱讀